双机器人协同自动钻铆离线任务规划方法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eiqing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大飞机和四代机的研制与批产,自动钻铆技术与装备正成为当前航空制造企业的迫切需求,特别是机器人自动钻铆技术与装备因高柔性优势而成为发展重点。而离线编程技术是实现自动钻铆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影响到自动钻铆技术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本文针对双机器人协同自动钻铆系统的离线任务规划方法开展了研究,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阐述了双机器人自动钻铆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分析了应用对象工艺需求和系统工作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双机器人自动钻铆离线任务规划总体方案设计。(2)分析了离线任务规划的工艺信息需求,以产品数模为基础建立了适用于离线任务规划的工艺信息模型,实现了装配工艺信息的添加和管理,并通过特征树生成包含几何特征与非几何工艺参数的装配孔对象,为离线任务规划提供了操作对象。(3)提出了机器人、地轨和末端执行器的任务规划方法,通过机器人末端位姿、加工路径和运动轨迹规划,满足了工艺约束和安全性要求;通过分站式地轨站位设置方法,满足了机器人加工范围要求;通过工艺参数、刀具和紧固件规格数据库实现了末端执行器加工参数的批量自动设置。(4)设计了离线任务规划软件的组织架构和操作流程,开发了离线任务规划软件的各组成模块,与仿真验证功能实现了对接。通过在多个型号项目和钻铆装备上的应用初步验证了离线任务规划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而大多数工作则着眼于通过机器人性化以达到增强交互作用的目的。人机交互形式多样,研究最为广泛的
近年来,射频能量收集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并走向应用,关于该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也已经拓展到其他诸多技术领域。其中,基于射频能量收集的中继技术集成了协作中继和射频能量收集
在机械臂视觉分拣任务中,机器人的视觉定位和自主避障抓取是机械臂柔性作业的保障。为了满足复杂场景中机器人的自主定位和决策要求,本文详细探究了基于散乱堆叠场景中物体快速六自由度位姿估计及机械臂自主避障抓取技术。首先,本文基于弱关联点对特征投票的3D视觉定位技术,详细探讨了视觉定位过程中的平面分割技术、点云的快速搜索策略和点云法向量的鲁棒性估计策略,改进和优化了PPF方法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细节。本文直接通
水面传感器网络是由分布在水面上的若干具有特定任务(如检测水面的物理属性)的传感器节点组成,普遍应用于水质监测,采油监控,水污染防治等,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空
无刷直流电机是结合电机控制技术、微控制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直流电机,凭借其结构简单、转矩电流比大、控制性能优异以及效率高等优点,应用范围遍及电动汽车、工业自动化、日常办公、医疗设备以及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但由于无刷直流电机独特的物理结构和控制方式,方波驱动的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BLDCM)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转矩脉动,对BLDCM的性能造成严重影响。转矩脉动
土地沙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它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利用连续多年遥感数据监测土地沙漠化变化已是当前土地沙漠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具体区域运用何种数据与何种方法来监测,仍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以新疆塔里木盆地为研究区,选用2000至2018年的MODIS-NDVI-1000 m、MODIS-NDVI-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海量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如何有效可靠地存储这些海量数据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传统集中式存储在可靠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的局限
视觉中的深度是度量观测物体到成像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将从普通传感器设备获取的二维视觉信息转换为三维立体视觉的重要的2.5维信息表征。场景深度结构是指场景中不同物体
2015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提出,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整体上市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整体上市成被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成为了国企改革主要途径之一。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选取了上市公司HT公司定向增发收购其母公司HT集团部分资产以实现整体上市作为案例,评价整体上市的效果。本文首先对整体上市的模式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规模经济、同业竞争、协同效应和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对整
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修建高速公路时,受地形条件因素的影响,需要填筑大量高填方路堤,考虑粗粒土具有良好的工程特性,常被用作路堤填料,因此形成大量的粗粒土公路高路堤工程。粗粒土路堤在长期交通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失稳变形现象,降低了路堤使用年限及稳定性,交通荷载作为一种典型的动荷载,具有“吨位大、重轴载、大流量”等特点,对路堤的影响日益增大。鉴于此,本文以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动力湿化作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