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泽泻蕨Parahemionitis cordata(Roxburgh ex Hooker&Greville)Fraser-Jenkins,原产热带地区。是极具潜力的天然药物化学和生物农药资源,且外形美观,易于养护,成为近年来新兴的小型观叶景观植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外对泽泻蕨栽培及抗逆生理方面的研究并不常见,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以泽泻蕨营养叶与孢子叶为材料,研究了5℃持续低温、自然干旱和发育过程中泽泻蕨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了园艺推广与人工栽培过程中泽泻蕨对5℃持续低温和自然干旱胁迫的抗逆能力,也为异形叶蕨类植物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抗逆差异方面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结果表明:(1)低温和干旱胁迫引起泽泻蕨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质膜通透性上升,泽泻蕨提高自身保护酶活性减少活性氧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伤害;低温和干旱胁迫下泽泻蕨通过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减少水分的散失;5℃低温和干旱胁迫对泽泻蕨叶绿素的影响不明显;低温和干旱导致泽泻蕨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引起蒸腾速率的下降以保持水分,同时胞间CO2浓度下降,光合速率降低。低温胁迫12d中泽泻蕨孢子叶和营养叶的表观形态未见明显变化,干旱胁迫第8d,孢子叶及营养叶开始萎蔫,复水后营养叶恢复,50%以上孢子叶不能恢复。证明泽泻蕨的孢子叶和营养叶具有一定的抗寒、抗旱能力,能通过自身的生理调节缓解逆境伤害;营养叶抗性强于孢子叶,孢子叶抗旱能力最差。5℃低温和干旱对泽泻蕨生殖器官的影响强于营养器官。(2)孢子叶的发育过程中,S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持续上升,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较为平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上升;进入孢子发育末期,除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外,各项指标均下降。说明发育阶段孢子叶的各项生理机能处于不断加强的状态,孢子完全成熟期达到最佳,孢子释放后进入孢子发育末期,孢子叶的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