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视域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2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纲要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质量并未得到提高,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较少,体现为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缺少,教学过程中“一言堂”现象普遍存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普遍存在上述问题,表现为预设不充分,课堂中缺少真正的生成,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致使问题出现的本质原因是信息技术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了解不够深入。此时,多元智能理论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智能结构发展和完善的教育教学观念引起大家关注,这种理念能真正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想落实到位,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实现完美预设和有效生成,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笔者借助访谈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现状,并结合利用多元智能问卷和访谈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情况的了解,对影响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因素进行归因。并归纳出如何在信息技术具体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智能结构的发展和完善。在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制定出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的策略。并针对一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运用策略进行分析。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确定,并通过查阅文献,对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简要陈述研究意义、方法和论文框架。第二章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梳理,重点阐述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从预设的涵义,存在的必要性和预设过于细致的危害三方面论述课堂教学预设;从生成的涵义,生成的重要意义和课堂教学生成实现困难三个方面论述课堂教学生成;并指出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完善的辩证统一关系。最后对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现状进行分析。第三章通过访谈信息技术教师和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将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因素归为:正确的教育理念缺失和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在此基础上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对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在具体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和完善进行论述。第四章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的策略。将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预设和灵活生动的课堂教学生成,调动学生利用优势智能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能力。转变信息技术教师传统的知识本位教育教学理念,真正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智能结构发展和完善,更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第五章通过对一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预设和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分析,结合提出的策略对本次课预设和生成过程进行分析,并给出改进建议。第六章总结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之处,明确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主旋律题材的电影一直在国产电影的版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近年来,国产主旋律电影佳作频出,好评如潮。然而,这些影片中英雄人物所呈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关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关心青年教育、关爱青年成长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拥有红色基因的习近平
<正>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病变中的多发病、常见病。鉴于半月板具有通过粘弹形变、吸收缓冲震荡、使滑液均匀分布,进而达到润滑关节、营养关节软骨及增强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以
【正】 职业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传授现代生产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生产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会动脑,又会动手;既懂专业理论,又会
在持续不绝的晚清"民变"风潮中,绅民冲突呈现出日趋频繁和激烈的走向。日渐突出的绅民冲突,凸现着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层变动。在从传统走向近代的体制变迁过程中,传统士绅阶层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据报道其发病率可高达10%左右,而且发病年龄日趋提前。目前我国脂肪性肝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仅次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利用新兴媒介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是势不可挡的趋势,对外汉语电视教学应运而生。它的诞生,开启了对外汉语教学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法律体系、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商业信用日益盛行,并且地位越发重要。面对着国际大环境的金融危机以及我国自身企业转型的需要,企业需要大量的资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化在各个领域内的深化与普及,档案数据的信息化建设,现代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常用档案数据的安全性。档案数据日积月累,数据量之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