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纲要提出已有一段时间,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质量并未得到提高,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较少,体现为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缺少,教学过程中“一言堂”现象普遍存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普遍存在上述问题,表现为预设不充分,课堂中缺少真正的生成,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致使问题出现的本质原因是信息技术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了解不够深入。此时,多元智能理论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智能结构发展和完善的教育教学观念引起大家关注,这种理念能真正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想落实到位,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实现完美预设和有效生成,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笔者借助访谈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现状,并结合利用多元智能问卷和访谈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情况的了解,对影响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因素进行归因。并归纳出如何在信息技术具体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智能结构的发展和完善。在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制定出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的策略。并针对一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运用策略进行分析。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确定,并通过查阅文献,对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简要陈述研究意义、方法和论文框架。第二章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梳理,重点阐述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从预设的涵义,存在的必要性和预设过于细致的危害三方面论述课堂教学预设;从生成的涵义,生成的重要意义和课堂教学生成实现困难三个方面论述课堂教学生成;并指出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完善的辩证统一关系。最后对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现状进行分析。第三章通过访谈信息技术教师和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将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的因素归为:正确的教育理念缺失和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在此基础上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对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在具体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和完善进行论述。第四章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的策略。将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预设和灵活生动的课堂教学生成,调动学生利用优势智能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能力。转变信息技术教师传统的知识本位教育教学理念,真正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智能结构发展和完善,更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第五章通过对一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预设和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分析,结合提出的策略对本次课预设和生成过程进行分析,并给出改进建议。第六章总结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之处,明确下一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