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磨砺》的弗洛伊德式解读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xiand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作为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对整个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德拉布尔初期的小说主要关注的是当时女性的生存和生活状态,而她后期的小说更多的关注于政治和社会环境等等。《磨砺》作为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第三部小说,自出版之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为德拉布尔赢得了约翰卢威连莱斯奖。对于小说《磨砺》,一些评论者极力赞美女主人公罗萨蒙德的母爱,并认为母爱使她回归了真实的世界;还有一些学者着重探析女性主义在《磨砺》中的体现。而本文试图通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解读《磨砺》,并揭示女主人公罗萨蒙德的自我、本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冲突,进而探索罗萨蒙德如何从一个分裂的自我走向了一个较完整的自我。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罗萨蒙德的个性和行为,也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本文一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探讨了国内外对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问题和论文结构。第二部分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磨砺》进行解读,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释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及其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并揭示了弗洛伊德理论在《磨砺》中的体现。第二章主要通过自我,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来剖析了女主人公罗萨蒙德不平衡的人格结构。第三章分析了女主人公在怀孕、生子和成为母亲的三个不同阶段中无意识地实现了自我人格的短暂平衡。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揭示了《磨砺》的女主人公罗萨蒙德在怀孕之后走出封闭的自我世界并且从一个分裂的自我走向了一个较完整的自我。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磨砺》这部小说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女主人公罗萨蒙德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本文也为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磨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其他文献
约瑟夫·康拉德被誉为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吉姆爷》是“道德小说出现之前的第一部心理道德小说”,被认为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杰作。小说发表之后深受小说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陆续资助了成千上万名具有高学历的学者去往世界各地知名高校进行深造。然而,有关这一群体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并不多见。现有跨文化适应理论主要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