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中研究表面活性剂对三方硒形貌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理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_xi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硒,作为很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也是生命组成的必要元素。近年来,由于纳米尺寸的硒在材料上的独特性能和在生命中的特殊生物活性,引起了科学研究的热潮。和传统的烧杯实验相比较,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硒纳米材料形貌的控制合成和重现性中显现出潜在的优势。本论文首次提出了在微流控芯片中合成一维硒纳米和亚微米晶体,并且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其形貌的影响,对得到的不同形貌的硒纳米材料进行表征。第一章综述了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性和应用,硒化学的研究进展和纳米硒的制备,以及微流控技术在纳米合成中的应用。第二章报道了在微流控芯片制备硒纳米线的研究。通过设计玻璃芯片和PMMA芯片联用的组合芯片,将含有β-环糊精的亚硒酸溶液和联氨溶液注入置于100℃的电热块上玻璃芯片反应器中,反应后流出的红色悬浮液通过聚四氟乙烯管流入放置于超声反应器的PMMA芯片中,反应30 min后接收生成物,并放置暗室室温陈化5天后,用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进行表征,表明在β-环糊精共存时可以制得三方硒纳米线。第三章阐述了在不用表面活性剂的硒晶体形貌的影响。在CTAB、CTAB/SDS、CTAB/β-CD存在的条件下分别得到了硒亚微米棒,亚微米线,亚微米管。当1∶1的CTAB/β-CD作为混合表面活性剂,得到长约80微米超长的亚微米管。得到的不同产物分别用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进行表征。
其他文献
自1985年被首次发现以来,富勒烯一直受到广泛的研究。近来,富勒烯在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研究富勒烯的形成机理,本组在氯参与的条件下进行富勒烯的合成,以
松露猎人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幸福的悲观者了:一年内最糟糕的季节永远是现在;别对你正在寻觅的土块抱任何希望;遇到其他松露猎人时,请保持沉默,如果实在管不住嘴巴,那么请抱怨干燥的春季和“一年内最糟糕的季节”,不然把重要信息泄露出去,损失可就大了。  圣米尼亚托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佛罗伦萨附近一个幸福的小城,其3万居民中有约400人持有“松露采集证”。因为历史上托斯卡纳区一直反对大地主和教会特权,没有私人所
期刊
纳米纤维是指纤维直径在1~100nm尺度范围内的纤维。当纤维的直径从微米级缩小到纳米级时,就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奇性质。纳米纤维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极高的长径比、曲率
在温控PEG4000/甲苯/正庚烷两相体系中,以Rh(acac)(CO)2和Pd(OAc)2为前体,以PEG4000为稳定剂制备了纳米铑,纳米钯和纳米钯/铑双金属催化剂。通过TEM表征发现纳米铑的粒径最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