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硒,作为很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也是生命组成的必要元素。近年来,由于纳米尺寸的硒在材料上的独特性能和在生命中的特殊生物活性,引起了科学研究的热潮。和传统的烧杯实验相比较,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硒纳米材料形貌的控制合成和重现性中显现出潜在的优势。本论文首次提出了在微流控芯片中合成一维硒纳米和亚微米晶体,并且研究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其形貌的影响,对得到的不同形貌的硒纳米材料进行表征。第一章综述了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性和应用,硒化学的研究进展和纳米硒的制备,以及微流控技术在纳米合成中的应用。第二章报道了在微流控芯片制备硒纳米线的研究。通过设计玻璃芯片和PMMA芯片联用的组合芯片,将含有β-环糊精的亚硒酸溶液和联氨溶液注入置于100℃的电热块上玻璃芯片反应器中,反应后流出的红色悬浮液通过聚四氟乙烯管流入放置于超声反应器的PMMA芯片中,反应30 min后接收生成物,并放置暗室室温陈化5天后,用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进行表征,表明在β-环糊精共存时可以制得三方硒纳米线。第三章阐述了在不用表面活性剂的硒晶体形貌的影响。在CTAB、CTAB/SDS、CTAB/β-CD存在的条件下分别得到了硒亚微米棒,亚微米线,亚微米管。当1∶1的CTAB/β-CD作为混合表面活性剂,得到长约80微米超长的亚微米管。得到的不同产物分别用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进行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