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科技政策探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ie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就;同时,由于现阶段我国科技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我国科学技术负面效应日益突出,最终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科技政策代表着政府发展科技事业的意志,在整个科学活动中起着协调控制的作用,能够保证科学技术朝着一定的目标,沿着正确的路线有序发展。面对科学技术负面效应造成的现实生态危机,科技政策需要从生态维度着手,实现自我调整、自我突破,发挥它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管理及其控制功能,以求达到经济、科技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最终还人类一个洁净的世界,一片蔚蓝的天空。本文拟针对我国当前科技策发展的现状,从阐述科技政策的基本概念入手,在分析科技政策发展过程基础上,指出当前科技政策存在的关键问题--科技政策中生态维度的缺失,并对其进行反思,最后结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观点对“绿色”科技政策的内涵、意义以及如何构建作出了初步地探讨。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科技政策的内涵,明确了科技政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通过介绍国内诸位知名学者对科技政策含义的界定,引出笔者的观点。其次,从三个方面对科技政策的本质进行剖析。再次,论述了科技政策的作用及其功能。 第二部分,通过对科技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现状的阐述,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科技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我国科技政策中存在的最关键问题--生态维度的缺失。 第三部分,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建设生态文明的紧迫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这三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指出现阶段要以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观为出发点,构建生态的、可持续的科技政策即“绿色科技政策”,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其他文献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人的发展问题,是哲学探讨的永恒主题。这个问题一直备受哲学家青睐,是一
关于制度与人的自由和解放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转型,促使这个问题重新凸显出来。本文拟就制度变革与人的自由的扩展之间的关系做初
本文分析了传统高等教育定位与高等教育现状的种种不适应情况,提出了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建立高等教育的新定位.从教育主体、教育理念、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和教育
旅游景区公厕是旅游公共服务水平高低的直接体现,认真学习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本文作者在2019年末对辽宁省文旅厅及相关市、县文旅局巡查的基础上立足于阜新市
全国退休人口数量逐年增多、分量日益加重、影响渐渐变大.但实际上,广大离退休党员中的一些“小老年人”,年轻“老年人”仍具有继续为社会作贡献的强烈诉求.他们对党忠诚,意
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广告中的体现与应用,具有丰富内涵与增强表现力价值;文化积淀与心理认同价值;国际化设计舞台上的身份识别价值;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探索价值;寓教于乐的传
徽商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商帮之一,曾雄霸商界数百年,鼎盛时期达到“无徽不成镇”之程度。徽商将以“儒”为主旋律的中华传统文化理论运用于商业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经商思路和商
高校公用房大多是指除教职工住房以外的用于教学、科研、行政、后勤保障等产权属于高校的各种用房及附属建筑,在高校资产总量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是高校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
本文从中国公众科学素养低下与科学传播活动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科学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等诸因素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公众科学素养低下的根源。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出,只有加强科学教育,才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必由之路。 论文第一部分首先对公众科学素养这一概念作了界定。其次,从中国公众对科学术语、科学观点、科学方法、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了解和理解程度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中国公众
移动电视作为一个新兴的电视项目,为广播电视带来了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如何以宣传与经营并举,事业与产业并重的创新精神去面对移动电视,以产业化的视点去观察移动电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