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数字阿拉木图:全球经济的数字化未来〉国际论坛》模拟交传实践报告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日俱进,数字化经济如火如荼地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数字化经济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以及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20年1月31日,“数字阿拉木图:全球经济的数字化未来”国际论坛在阿拉木图开幕。各国代表出席论坛全体会议。材料来源于会议视频,作者对此次会议进行多次模拟交替传译实践,之后整理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深刻的分析,重点研究交替传译的预判、信息不完整、信息冗余、数字的误译等口译难点及解决方法。如译员在翻译过程中要做积极有效的信息预判;在传达信息不完整时,可以通过看屏幕进行补充;发言人信息冗余时,译员可以进行分析选择词汇替换或者省略;在出现数字误译时,要在恰当的时候弥补回来。最后作者对本次模拟实践进行了总结。作者选取此次论坛作为模拟实践材料,主要原因是场合较为正式,各位领导代表的发言具有代表性,同时难度较为适中。本次模拟交替传译实践会为笔作者来的翻译工作奠定夯实的基础,同时也希望本文中所提到的问题和办法能够为其他俄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在发展本国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开始竞相探索公共空间。本报告取自《俄罗斯“新政治空间”中的国际关系》,文本描述了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开发周围环境资源,利用周围资源生存和发展,如开发陆地、海洋、南北两极和外太空,这些各国共同探索的空间,被称为“公共空间”。开发和利用公共空间必然存在着合作与竞争,所以研究国际关系十分重要。尤其对外语学习者来说,了解国际形势有助于充分认识我国面临的
跟随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中俄两国的交往日益密切,人文和文化交流是增添两国彼此相知、战略共通、巩固友谊、深化合作的主要途径。纪实性档案著作《古拉格的孩子们1918-1956》是俄罗斯联邦国家档案局公开的苏联时期克格勃解密档案。笔者选取了该著作第一章的部分内容作为研究对象,撰写了翻译报告。在本论文中,首先介绍了翻译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其次分析了文本的语言特点;最后,笔者对以上翻译
苏联(1922-1991)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几十年间,由于各种原因,苏联的经济发展频频受阻。苏联后期内外交困,戈尔巴乔夫是苏联的最后一位领导人,在其号召下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作者选取回忆录《风云变幻的世界》(Вменяющемсямире,М.С.Горбачев,М.:АСТ,2018.)的部分章节展开笔译翻译实践。本书在国内尚无中文译本,因此本次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
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交流的桥梁,是交流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从古至今都对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发展形式变幻莫测,但中俄两国的友好关系世代相传,特别是近两年在全球疫情发展状态下,中俄两个之间交流更为密切。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有自己心目中想过上的好生活,可以称之为梦想、期待与目标。本文就针对俄罗斯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出版的社会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可以直观了解俄罗斯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本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语料选自《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中的经济学和管理学》(Экономикаиуправлениев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ииохранеприродныхресурсов)(第一章),于2011年在俄出版。通过阅读原文,作者发现该语料为科学语体,在语言特点方面,本文介绍了语体特点、词汇和句子特点。科学语体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具有抽象性、紧凑性、准确性,要求笔者用词准确、表达方式严谨。在
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时代,两国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新机遇。着眼于世界形势变化,同时也顺应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为使得新形势下两国合作取得更大的进展,中国和俄罗斯将共同致力于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在政治、安全、经贸、军事、人文交流和国际协作等领域的合作。本篇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选自2020年9月8日于莫斯科召开的“2020年莫斯科金融论坛战略会议”——后疫情时代俄罗斯的经济
在中俄两国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该翻译实践报告素材来源为加尔博夫斯基(ГарбовскийНиколай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的学术著作《翻译理论》(?Теорияперевода?)一书,该书全方面、多层次、系统化的论证了翻译史、翻译理论及翻译方法等,其在翻译教学和翻译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该文主要分析了作者的译前准备工作、原文本的语言特色和语体特色、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典型案
俄罗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俄语版《中国通史》系列丛书由上百位俄罗斯汉学家编撰而成,共历时五年。此书集结了众多俄罗斯汉学家的心血与智慧,学术价值极高,兼具科学性与科普性。该系列丛书的问世有助于俄罗斯人民了解中国历史,更有助于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在中俄交往日益密切的国际形势下,以全球史观视角来看待本国历史更具重要意义。俄罗斯版《中国通史》第四卷第二部(节选)北宋政治史是本文的研究对象。该书第四卷第二部为历史
本文是一篇以科技文本作为翻译对象的实践报告。《食品微生物控制》详细地介绍了不同食品中微生物的含量,微生物如何影响食品安全,以及哪些因素能引起食品中微生物含量的变化。《食品微生物控制》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以及长难句。微生物控制领域专业词汇与长难句翻译对科技文本翻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互联网翻译法为专业术语的翻译问题提供了准确高效的解决办法,分析句子成分有助于解决长难句的翻译问题。掌握专业术语
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从来都是与时俱进的国家,因此,我国十分注重同世界各国在各个方面的合作,比如能源、文化、科技、大型设备制造等。当前,中俄关系正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俄罗斯是中国的邻国,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其军工实力雄厚,在重型机械制造方面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两国在造船业领域的合作发展值得期待。因此,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一些俄罗斯在造船业领域的政策。出于这个目的,报告作者选择翻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