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NOx传感器敏感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ionw47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使得尾气污染日益严重。为了降低尾气中NOx气体的排放量,各国颁布了严格的排放标准,而NOx传感器是控制汽车尾气的必须元件。因此开发出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性能稳定的NOx传感器迫在眉睫。目前对于NOx传感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敏感电极材料上。本文以NOx传感器电极材料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WO3掺杂NiO、Cr2O3电极试样的性能,具体工作如下:制备了NiO、Cr2O3、WO3粉体,获得了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的原始粉体。研究结果表明:自制电极材料粉末粒径分布窄、颗粒尺寸小具有高的比表面积;WO3粉末的烧结温度特殊,不适合作为电极材料;将WO3掺杂到NiO中制备成电极浆料,丝网印刷在YSZ基片上,于不同温度烧结形成电极厚膜,制备成电极试样。研究了电极烧结温度、WO3掺杂量对NO敏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O3掺杂可以改变NiO电极的显微结构,即以自由态WO3升华的形式使电极疏松多孔,NiWO4新相的析出阻碍了晶粒的长大;WO3适当掺杂的NiO电极材料对NO的电势响应速率和响应幅值可以明显提高;在电极烧结温度为1000℃条件下,WO3的最佳掺杂量为20wt.%;20wt.%WO3掺杂NiO电极制备的电极试样在550℃对500ppm NO的响应电势为-26.78mV,是同条件测试时纯NiO电极试样的2倍;将不同含量的WO3掺杂到Cr2O3中制备成电极浆料,丝网印刷在YSZ基片上,然后于不同温度烧结形成电极厚膜,制备成Cr2O3基电极试样。测试了电极试样的NO敏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r2O3电极试样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000℃,此温度烧结的电极具有较好的微观形貌,电极界面处的电催化活性最好;10wt.%WO3掺杂Cr2O3制备的电极试样在500℃对500ppm NO的响应电势为-29.84mV,纯Cr2O3电极电极试样在同样条件下的响应电势为-11.96mV,响应电势提高将近3倍,是主要是由电极表面的微观结构所致。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发展生物资源利用技术,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资源生产热量和化学产品是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的有效方式。可再生的生物质具有资源丰富,经济环保的特点,受到大家的关注。生物质的高含碳量,独特三维结构以及可再生的特点,用来制备生物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电极成为研究热点。即使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仍然存在着安全性,寿命,低温性能差以及成本高等问题。钠离子和锂离子相似的化学性质,使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BiFeO_3(BFO)作为典型的在室温下具有多铁性能的材料,具有高的居里温度(TC=1103K)和尼尔温度(TN=645K),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其大的漏导电流与弱的铁磁性能严重地阻碍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虽然掺杂改性和复合磁性材料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BFO材料的性能,然而掺杂所提高的铁磁性能微弱,复合磁性相材料层会对复合薄膜的铁电性能的破坏,这都使BFO材料的多铁性能没有得到大的改变。因此,
磷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且储量有限,但目前由于人为原因磷大量进入水环境中造成富营养化等污染。因此将污水中的磷去除并实现回收,既能从源头上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又可实现磷的循环
青岛王圈水库位于即墨市莲阴河中上游,是当地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以及淡水养殖的重要淡水来源。然而,受当地经济条件、地质条件以及外源污染的影响,水库水质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本研究在充分掌握王圈水库水源地的自然地理、水库工程概况、库区环境现状和社会经济现状等情况的基础上,对水库水体进行布点监测,同时采集代表性水样和沉积物样,以确定水库水质与沉积物质量的季节性变化特征。针对不同的水质监测指标,利用单因子评价法
β-Li2TiO3因其具有可观的锂原子密度、活性低及化学稳定性高等特点,能够与结构材料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此同时,在低温下有着优良的氚释放特性,被视为最有前途的固态氚增殖剂候选材料之一。β-Li2Ti O3具有有序的岩盐结构,并且实验表明其晶体存在超胞结构,纯Li层与LiTi2层交替排列。在β-Li2TiO3的晶体中,首先,超胞(002)晶面的纯Li层作为氚释放通道,其良好的发育能够保证超胞结构的
抗生素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日益受到关注,其在环境中的残留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诱发产生耐药细菌,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的安全。而磺胺类抗生素是全国检出频率较高的一种
稀土橡胶促进剂作为一种兼具硫化促进效果与防止热氧老化的多功能助剂目前已有研究,但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NR、SBR等橡胶基体中,而二硫代氨基甲酸稀土盐作为一种极性较强的助剂,在极性基体中分散和硫化促进效果与非极性基体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本论文从极性(NBR)与非极性(EPDM)橡胶基体出发,探讨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镧(LaDC)在不同橡胶基体中的硫化促进效果。以LaCl3·7H2O、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