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天山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群在康古尔-黄山剪切带及其邻近地区最为发育,为新疆最重要的铜镍成矿区带。在以往的研究工作中,前人主要集中在图拉尔根-黄山-土墩镁铁-超镁铁质岩带的东段和中段,对该岩带西段的大草滩岩体的勘查中并未发现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体,而白鑫滩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为近年发现的在成矿带西段的唯一一个成矿岩体,引起地学届的关注。前人对该岩体的地质特征、成岩成矿年代、岩浆演化过程等方面已做过一些研究,但对白鑫滩岩体岩相学、矿物学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论文基于系统采集相对新鲜的样品,进行详细的镜下鉴定,以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为手段,重点对白鑫滩岩体的岩相学、造岩矿物学及矿物地球化学进行系统研究,结合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白鑫滩岩体的成矿地质背景、岩相学、矿物学、矿物地球化学、岩浆源区、母岩浆成分、构造背景等科学问题,并与东天山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进行对比,揭示该区域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成因,有助于拓宽在东天山铜镍成矿带西段的找矿方向。论文主要取得以下进展:(1)白鑫滩岩体属于镁铁-超镁铁质岩类,岩相可分为橄榄岩相、橄榄苏长岩相、辉长岩相;主要造岩矿物有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矿物结晶顺序为: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斜长石→角闪石。(2)白鑫滩岩体橄榄苏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84.8±0.91 Ma,表明岩体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该年龄与东天山内其他镁铁-超镁铁岩体的形成时代相一致,为东天山地区二叠纪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侵入峰值期。(3)白鑫滩岩体的母岩浆为经过橄榄石结晶分异的玄武质岩浆,岩浆反算得到母岩浆MgO含量为9.93wt%,FeO为9.29wt%。(4)白鑫滩岩体母岩浆初始演化温度介于1006.07~1394.41℃之间,平均温度为1207.55℃;岩浆结晶压力为3.2kbar;氧逸度为~QFM+1。(5)进一步论证了东天山铜镍矿含矿岩体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岩浆源区是受俯冲事件改造的交代地幔部分熔融产物,熔融与后碰撞伸展背景下岩石圈拆沉和软流圈上涌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