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庆油田经历多年的开发开采,已经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很多层位已经有不同的水淹情况。在大庆油田开发阶段的后期,研究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分布规律是有一定难度的。储采平衡系数低,稳产难度大,剩余油空间上高度分散,常规挖潜难度大。如何经济有效地挖掘开采剩余油,就成为了目前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一个重大课题。由于受多方位断层分割,井网密度相对较低且注采不够完善,容易在断层边部形成剩余油滞留区。因此,在断裂特征和动态产能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定向井挖潜断层边部剩余油对油田持续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这一技术难题,以杏北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41条重点断裂进行精细解剖,并结合断层边部井产能资料和开发动态资料,分析出影响断层边部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五大主控因素:断裂发育特征、断储配置关系、微幅度构造、断层破碎带及封闭性。并在沉积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单砂体识别、精细构造研究基础上,结合注采井网、开发动态资料、注采关系和剩余油挖潜的综合分析,找出了剩余油的富集部位及类型和开发潜力层位和位置。结合定向井挖潜原则,最终建立了一套基于构造、砂体、断层和开发动用状况综合分析的复杂断层边部剩余油富集规律和钻大斜度井挖潜的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