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研究其对血清SP、VIP含量的影响。通过观察电针深刺天枢穴、电针支沟上巨虚以及西药治疗对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来较大幅度的提高中风后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中风后便秘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同时研究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机制。方法:从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病人中选取中风后便秘患者90例,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天枢组、上巨虚支沟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例。天枢组患者选择双侧天枢穴,局部消毒后直刺至手下有突破感,后接电针,选疏密波,患者耐受为度,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一次,1周6次,2周为1疗程;上巨虚支沟组选择双侧上巨虚、双侧支沟穴,常规针刺后连接电针,选疏密波,患者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30min,1周6次,2周为一疗程;西药组口服乳果糖,每日1次,早晨顿服,一次10mg,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各项积分情况,检测指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性别、年龄、中风类型、大便性状评分、CCS评分、症状积分、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血清SP含量、血清VIP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天枢组疗效优于上巨虚支沟组、西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大便性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天枢组CCS评分、症状积分、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低于上巨虚支沟组和西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枢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P含量高于上巨虚支沟组和西药组,VIP含量低于上巨虚支沟组和西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还提示天枢组、上巨虚组的复发率均低于西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深刺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显著,对比电针上巨虚、支沟穴和西药能更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且具有安全、复发率低等优势。电针深刺天枢通过升高SP、降低VIP含量从而改善便秘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