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压电驱动纳米定位平台的自抗扰运动控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b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纳操控系统逐渐应用到超精密成像、半导体加工、生物医学、数据存储等诸多尖端技术领域。然而,微纳操控系统固有的迟滞等非线性特性,以及系统广泛存在的内部动态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等,都严重影响着系统的运动精度和闭环稳定性,也对实现纳米级分辨率的运动控制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本学位论文以纳米压电定位平台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自抗扰控制理论(ADRC),旨在满足纳米伺服系统在精确性、速度、稳定性、鲁棒性以及抗干扰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在传统ADRC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对其状态反馈算法和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设计方法的改进措施,给出相关的理论证明,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自主设计的纳米压电伺服平台为控制对象,从电路特性、机械特性、压电效应和迟滞效应等多场耦合特性入手,建立了纳米定位平台的综合动力学模型,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对伺服系统进行在线辨识,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后续ADRC算法的设计提供模型基础。(2)将ADRC算法应用于含有驱动器非线性、模型不确定性、传感器噪声等多源干扰的纳米伺服平台控制中,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3)针对传统自抗扰控制在参数调节、性能优化上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混合非线性反馈的改进自抗扰控制设计,在不增加控制系统设计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闭环系统瞬态响应性能,使得系统在大量内外不确定性的影响下,仍然可以保持对参考信号的良好跟踪性能,文中同时给出了混合非线性反馈作用下的闭环系统渐进稳定性分析,并证明了ESO和混合非线性反馈控制律作用下的增广系统的跟踪误差收敛性。(4)提出ESO的改进措施:首先,采用遗传算法对ESO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接着,将可获得的控制对象信息引入到ESO设计中,并给出了其误差的收敛性证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添加控制对象信息的变增益扩张状态观测器,在降低观测器负担的同时,避免了初始阶段的峰值现象,通过坐标变换和李雅普诺夫方法证明了观测误差的收敛性。最后,利用仿真和实验对比验证了对扩张状态观测器的两种改进措施的优越性。
其他文献
随着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油田开发工作逐渐向小断块、小砂体、薄层、火成岩、古潜山等复杂地质体转移。需要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信噪比和成像精度,来满足复杂
相干技术是分析数据体在空间分布的不连续性、识别断层分布和微小断层的重要手段,应用相干技术可以详细了解地层构造特征,以此来指导整个工区的解释工作。通过研究相干算法,
华北油田已经整体进入油气田开发后期,70%以上的油藏处于递减状态开采。面对复杂的开发状况和严峻的稳产形势,开展老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研究,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调
目前国内很多低渗透油气田压裂层具有层薄、层多、层间跨度大等特点,常规的压裂管柱一次只能处理其中的一个油气层,若要全井多层同时开采,就需要对其它层位分别进行压裂,造成施工
我们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主要是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7月1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推动全省更好地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把我
多层砂岩油藏作为一个重要油藏类型,在油气田开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多层砂岩油藏进行剩余油分布状况研究和提高水驱采收率方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
针对现今机械产品设计由传统的二维设计逐渐向三维设计转变以及汽车行业对内燃机曲轴的设计效率和质量要求提高的现状,本文在对国内外曲轴设计系统及其强度、平衡性分析研究现
摘 要:通过分析电动机的再起动方式的特点和传统的电动机再起动的装置在石化企业供电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解决方案,采用ABB M102-M保护装置替换传统电动机再起动装置,提高电动机再起动的安全性和快速性,最大限度的满足石化生产的需要,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关键词:ABB;M102-M;再起动  中图分类号:TM3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1-0060-
大庆西部外围油田分散,单井产量低,生产能耗高,严重制约了油田的发展。根据能耗分析,集输能耗主要消耗在集油段,而在这部分能耗中,90%以上为用于掺水集输的热能消耗,因而采用
杏树岗地区在构造上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凹陷区大庆长垣北部,下部扶余油层勘探和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作为油田今后勘探重要的接替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以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