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大学生处于应激事件中的求助意向,以及对叙事疗法的接纳程度;(2)研究叙事疗法对大学生抑郁倾向是否具有干预效果。方法:(1)采取随机取样方法,选取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大学生300名,发放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Versionl1.0,SRHMS)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填好后现场统一收回。(2)在进行问卷评估的300名大学生中,选取出贝克抑郁量表分数区间在15-25分的个体,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干预后的两个月进行后测。结果:(1)研究发现,当大学生面对应激事件时,求助咨询的意向的比率为64.15%;(2)大学生身体活动功能与求助意向在0.01水平上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且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很好地预测出大学生求助意向;(3)大学生年级与求助意向在0.01水平上存在明显的相关,且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很好地预测出大学生的预测意向;(4)实验组的BDI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95%的置信区间内,说明二者差异非常大。结论:(1)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同叙事疗法的模式,且更加青睐于叙事疗法。(2)大学生的年级能够对求助意愿起到正向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的身体活动功能水平对求助意愿起到负向的预测作用;(3)叙事疗法对大学生抑郁倾向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