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的抗震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e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曲约束支撑优良的滞回耗能性能和施工安装方便、经济、设计灵活且不影响建筑物美观等诸多优点,使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有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对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 首先,系统总结了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介绍了多指标能力谱评价方法的评价过程,最后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不能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和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后振型的变化两个方面。对此,本文从加载模式和多自由度体系如何等效成单自由度体系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振型组合方式为完全平方组合的多段加载模式以及多自由度体系分成多段等效成单自由度体系的方法。 其次,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的等效阻尼比的比较,发现对于屈曲约束支撑框架,Pushover 分析得到的等效阻尼比偏大,其主要原因是在实际地震波激励下,结构表现出来的滞回曲线并不理想、对称。结合结构在非线性时程分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滞回曲线特征,提出了对按照骨架曲线计算得到滞回阻尼比进行折减的措施和建议,以便提高能力谱评价的计算精度。通过对六个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对上述折减系数的取值进行了求解和统计,并提出建议。对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这两个主要的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时候,对结构的等效阻尼比进行折减可以较好地反映结构的抗震能力,同时也能够保持能力谱评价方法简单、快速的突出优点。 最后,通过两个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的算例,说明了整体弯曲变形在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层间位移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上下两层水平位移差代替层间受力位移已具有足够的精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根据“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结合屈曲约束支撑的耗能性能、变形能力和保护主体结构的作用,提出了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的层间位移角限值。
其他文献
复合地基技术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已有大量的应用研究,不同技术适用于不同的条件。目前公路软基处理中最为常用的是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但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在处理软土地基中常出
岩爆是建设大型地下工程经常遇到的地质灾害,但由于其生成机理复杂,至今在理论界和工程界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认识。岩爆理论用于具体工程实践的指导还相距较远,用于满足工程需要
学位
离子性中间膜SGP夹层玻璃相对于PVB夹层玻璃,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目前的大型公共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目前应用很广泛的点支承形
组合梁是通过栓钉连接件将混凝土和钢梁组合起来共同承重的横向承重构件,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在高层建筑、工业厂房中已经得到了较广泛地运用。将高强混凝土运用到组合结构中能够
地震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灾害问题,我国属于多地震国家,同时也是受地震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倒塌和破坏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
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越性已逐渐得到工程人员的认可,而且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但到目前为止,对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各种节点连接型式仍然没有一套比较完整和成熟
桥梁拉索由于质量轻、柔度大、阻尼小的特点,在地脉动、风荷载或桥梁振动等激励下极易发生振动。准确掌握桥梁拉索的振动特征,是利用振动频率法测试拉索索力和进行拉索振动控制
频繁发生的强烈地震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人们开始对现行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反思和研究,而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成为目前抗震设计理论研究
砖石古塔融合了中外建筑文化的精华,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杰出成就。但因建造年代久远,且遭受自然与人为破坏,现存砖石古塔结构材料性能下降,结构存在损伤。为了给残损砖石古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