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对重金属镉吸收差异性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n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是稻米主要生产地和消费市场。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是我国农田现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由于重金属污染持有来源广、难降解、易累积等特征,对农田土壤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进而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及人类健康。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占有量小,如何高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在中轻度污染农田生产安全的农产品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在我国,种植高产低Cd的水稻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本研究针对不同水稻品种对Cd的吸收差异性,寻找影响籽粒Cd吸收、转运及积累的关键因素,为选育高产低Cd的水稻品种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水培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浓度为2 mg·L-1的Cd胁迫下,6种不同吸收和遗传特性的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对Cd吸收、积累和转运能力的差异性,探究这种差异性与Cd转运体OsHMA3基因表达量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水稻品种对重金属的吸收、转运和富集过程中存在差异。不同时期水稻各器官的Cd含量大小顺序为:成熟期>分蘖期>幼苗期。根系向地上部转运Cd的能力,在不同生育期的表现为:分蘖期>成熟期>幼苗期。说明分蘖期与成熟期皆是水稻吸收Cd的两个关键时期,采用一些方式控制籽粒Cd可以在分蘖期或抽穗至灌浆前后进行。水稻各器官Cd含量大小顺序为:根>茎>叶>糙米。根是水稻吸收与富集Cd的主要器官。此外,Cd胁迫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作物的干重,限制水稻的生长量。(2)在整个生育期,各水稻品种中OsHMA3基因表达量有所差异。可能与水稻品种自身对Cd胁迫的响应能力不同有关。在幼苗期,只有R03品种的OsHMA3基因表达量均上调。在分蘖期,大多数水稻品种OsHMA3基因表达量均上调。在成熟期,大多数OsHMA3基因表达量下调。(3)在整个生育期水稻各器官OsHMA3基因表达量与该器官的Cd含量没有明显相关性。地上部OsHMA3的基因相对表达量较低,可能没有发挥其转运功能。说明OsHMA3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并不是直接影响各器官Cd含量。各器官OsHMA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时期有差异,对各器官Cd积累量的影响有所不同。仅在分蘖期时,根中OsHMA3相对表达量与根中Cd积累量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地上部Cd积累量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说明OsHMA3基因表达的关键时期是分蘖期,其基因的表达使得大量的Cd保留在根中而没有向地上部转运。(4)在前期的大田试验中(自然条件下),所选用的6个水稻品种具有不同的吸收特性。在本试验中,Cd胁迫下的6个水稻品种籽粒均超标。可能在不添加外源Cd胁迫的条件下,水稻品种自身的特性是对籽粒Cd积累的主要因素,而添加外源Cd胁迫的条件下,外界Cd浓度对调控籽粒Cd积累起关键作用。选育合适的水稻品种在不同Cd污染的栽培环境中的适应性。此外,也可能杂交水稻品种的自身吸收特性不够稳定。各水稻品种对Cd吸收差异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广占63-4S不育系属于光温敏不育系,其不育性和可育性的转换要求的环境条件非常严格,但是难以精确预报、无法控制的异常气候变化常常导致广占63-4S的育性稳定性下降,进而导致种子纯度无法达到商品标准,造成重大损失,生产风险增大。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设计了定向转育方案,分两步将两系水稻引入到三系水稻中,第一步是将广占63-4S不育系转育成广保型(CMS-FA)保持系广占63-4B,第二步是将保持
现代水稻科学的突破性成就取决于特异种质资源的发现,以及在生产上的应用。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突变体的创新与利用和特异种质功能的日益强大,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资源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在课题组前人对水稻叶片细胞死亡(leaf cell death-1(t),lcd-1(t))突变体和特长粒种质LPBG09研究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采用水培法,分别设置氮、磷、钾、铁、干旱等单因素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植物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而对自身或其他植物、微生物或昆虫产生直接或间接有利或不利影响的现象,它包括种内的自毒作用及种间的他感作用。化感作用是导致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重要原因已被国内学者所证实。为深入了解杉木内生真菌对杉木化感作用的影响,以期为缓解杉木自毒作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本研究以一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材料,应用福建农林大学森林生态研究所筛选的杉木内生
随着物资的极大丰富,生活逐渐地优质化,人们的食物选择的丰富,高血脂症等疾病逐渐地困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着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许多天然多糖在脂质代谢调节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天然多糖有着营养保健的作用,而且在生命体中对生物机体的免疫代谢系统和神经传递系统等有相当重要的调控作用。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可再生等优良特性是自然界中广泛的天然多糖表现出的优良特性。一些多糖及其衍生物可发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