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山东省内不同羊品种的血液学性状,揭示其血液生理、生化、脂肪酸之间的关系,本试验从山东省的2个羊场分别采集了4个山羊品种(莱芜黑山羊、文登奶山羊、波尔山羊、鲁波山羊)和4个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敖汉细毛羊、无角道赛特羊、萨福克羊),共381只羊的血样,利用全自动动物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岛津GC-2014型气相色谱仪三种仪器,分别检测了其正常饲养条件下的15项生理指标、18项生化指标和14种脂肪酸含量。利用SAS9.2统计软件的ANOVA,以物种、品种来源和年龄等为自变量,以及各因素之间两两互作;比较分析了影响三类血液学性状的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绵羊和山羊两个物种间的血液学性状比较。绵羊的WBC、LYM、RBC、GCT、MCV、RDW-CV明显高于山羊(P<0.01),而绵羊的MID、GRAN、MCH、MCHC明显低于山羊(P<0.01)。绵羊的AST、ALB、GLU、BUN、UA、Ca、P、CHOL、TG、LDL-C、CK、LDH、IgG极显著高于山羊(P<0.01),山羊的TP、AL、PHDL-C、Mg极显著高于绵羊(P<0.01)。山羊中硬脂酸(C18:0)、亚油酸(C18:2(n-6))、γ亚麻酸(C18:3(n-6))、花生四烯酸(C20:4(n-6))极显著高于绵羊(P<0.01);山羊中油酸(C18:1)、二十碳五烯酸(C20:5(n-3))、二十二碳五烯酸(C22:5)显著高于绵羊(P<0.05),绵羊中木蜡酸C24:0显著高于山羊(P<0.05);山羊中n-6/n-3显著高于绵羊(P<0.05)。表明山、绵羊物种间血液学性状存在显著性差异。2.不同品种来源(地方品种和引品种)的血液学性状比较。地方品种的WBC、LYM、MID、GRAN、RBC、GCT、MCV明显高于引进品种(P<0.01)。山羊的ALT、IgG、TP、GLU、CK,绵羊的UV、Ca、ALP,地方品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引进品种;绵羊的TP、BUN、HDL-C、Mg、TG、LDH,引进品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地方品种。山羊中C16:1、C18:1T、C18:3(n-3),绵羊中C16:1、C18:3(n-6)、C20:4(n-6)、C20:5(n-3)C22:5、C22:6(n-3)、C24:0、C24:1、C18:1T引进品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地方品种,绵羊中C18:1地方品种极显著(P<0.01)高于引进品种;山羊中引进品种的n-6/n-3显著高于地方品种,绵羊的n-6/n-3地方品种显著高于引进品种(P<0.05)。表明地方品种对当地环境适应性更强,免疫系统较引进品种更完善;引进品种较地方品种产肉质量更佳。3.物种内不同年龄间的血液学性状比较。莱芜黑山羊青年羊的WBC、LYM、MID水平高于成年羊;波尔山羊青年羊的MID水平高于成年羊。小尾寒羊成年羊的WBC、LYM、MID、RBC、GCT、MCV、RDW-SD水平明显高于青年羊(P<0.01)。敖汉细毛羊成年羊的RBC、MCV高于青年羊。莱芜黑山羊的AST、CK、LDH,小尾寒羊的ALP、HDL-C、BUN,敖汉细毛羊的GLU、萨福克羊的P青年羊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成年羊;小尾寒羊的TP、LDL-C和敖汉细毛羊的Mg成年羊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青年羊。波尔山羊的C18:3(n-6),文登奶山羊的C18:0,C18:1T,C24:0,小尾寒羊的C20:4(n-6),C22:5,萨福克的C18:3(n-3)青年羊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成年羊;莱芜黑山羊的C18:3(n-6),萨福克羊的C20:4(n-6)成年羊显著(P<0.05)高于青年羊。4.物种内不同品种间的血液学性状比较。莱芜黑山羊的WBC、LYM、GRAN、RBC、GCT、MCV水平明显高于其它三个品种(P<0.01)。敖汉细毛羊的WBC、LYM、MID、RBC、GCT、MCV、RDW-SD水平均高于无角道赛特羊和萨福克羊,且差异显著(P>0.05)。莱芜黑山羊CHOL、TG、DHL-C、LHL-C显著低于其它三个品种,波尔山羊CK、LDH、IgG、ALT、AST、ALB显著低于其它三个品种,莱芜黑山羊ALP、GLU高于其它品种,TP文登奶山羊最高,BUN由高至低顺序文登奶山羊、波尔山羊、莱芜黑山羊、鲁波山羊,UA则相反。山羊n-6/n-3由高及低依次为莱芜黑山羊、鲁波山羊、波尔山羊、文登奶山羊,绵羊为敖汉细毛羊、萨福克羊、小尾寒羊、无角道赛特羊。表明莱芜黑山羊,敖汉细毛羊地方品种对环境较强的适应性。根据3类血液学性状绘制的聚类图结果表明,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聚类结果基本一致,清晰地把8个品种分为绵羊品种和山羊品种两大类群,说明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能够反映出所研究群体的种属差异。而脂肪酸聚类结果出现绵羊品种和山羊品种交叉聚类的现象,说明影响脂肪酸性状的因素较为复杂,可能存在种属特性、营养状况等因素的多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