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交通是不仅关系着城市居民出行,还影响城市结构和城市环境。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动车发展迅速,私家车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出行方式,私家车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21世纪,共享交通步入国内市场。共享交通既继承了私家车的高效舒适,又具有公共交通低成本,高利用率的优势,共享交通将会成为未来城市的主要交通模式。而共享交通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必将会改变传统交通和交通空间,产生新的城市交通空间—共享交通空间;共享交通空间是共享交通的基础,共享交通空间的建设不仅会改变城市居民的出行,还会影响城市整体的空间格局与交通体系。本课题从共享交通新模式出发,以共享交通空间景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城市共享交通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框架,打造城市共享交通空间景观理论体系,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性化智慧弹性城市共享交通空间。论文主要分为5部分,分别为共享交通空间的产生,共享交通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框架的提出,共享交通空间景观规划和环境设计策略的探索,最后进行案例验证。1首先提出了共享交通空间出现的时代背景,界定了共享交通空间相关概念;其次构建了共享交通系统,最后以共享交通站点为例提出了共享交通空间的分类方法。2提出了共享交通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框架与原则。借鉴景观生态学,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网络化理论,将共享交通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分为共享交通空间景观规划布局和共享交通空间环境设计,同时提出了共享交通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四大原则—智慧化,人文化,地域化和弹性,为共享交通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3探讨了城市共享交通空间景观规划布局策略。首先,研究了城市共享交通空间景观布局规划的相关理论:灰色—马尔科夫需求理论,层次分析法和GIS布局规划理论。其次确定了共享交通空间景观规划布局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共享交通空间景观规划布局步骤。4以共享交通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共享交通站点空间为例,归纳和总结了共享交通站点空间环境设计策略。从景观元素(铺装,基础设施和绿化等),空间环境和交通流线三个角度,对共享交通站点空间环境设计提供建议,为共享交通空间环境设计提供借鉴。5为案例验证。共享站点空间是共享交通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共享交通站点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选取青岛市南市北区为研究区域,在区域内进行共享交通站点空间景观布局,并选取了三个类型共享交通站点空间代表进行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