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配筋预制混凝土柱的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s8013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预制混凝土构件高效配筋及性能化设计理论”(2016YFC0701402)课题组提出了采用集束配筋预制混凝土柱,减少预制混凝土柱竖向钢筋的连接数量和预留钢筋的锚固长度,来提高装配式结构的生产和安装效率,实现高效配筋的设计理念。集束配筋预制混凝土柱是指在柱四角用集束筋束替代柱周边布置的多根(粗)钢筋,而集束筋束是由多根钢筋和螺旋箍筋组成的,其直径一般为100mm~150mm。但是,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对集束配筋柱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没有明确规定。为此,本文开展了集束配筋预制混凝土柱的轴压和偏压试验,分别对4个轴心受压和3个偏心受压的集束配筋预制混凝土柱进行了单调静力加载试验,重点研究集束配筋预制混凝土柱的受压力学性能。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集束配筋预制混凝土柱轴压破坏形态和偏压破坏形态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基本一致。轴压柱的破坏形态首先柱中出现竖向裂缝,随后外侧集束钢筋压屈外鼓,混凝土被压碎。偏压柱的破坏形态表现为大偏压破坏和小偏压破坏,大偏压破坏时,受拉钢筋屈服先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小偏压破坏时,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时受拉钢筋仍未屈服。(2)集束配筋预制混凝土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与材料强度等级、配筋率以及初始偏心距密切相关。试验工况下,随着纵筋配筋率的提高,轴压和小偏压极限承载能力增大。当集束钢筋强度等级为HRB500时,混凝土和受压纵筋的压应变均超过了混凝土极限轴压应变0.002,其承载力与HRB400相比,增大了 13.7%。偏心受压时,随着初始偏心距的增大,正截面受压承载力降低幅度较大,当e0/h=0.4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与e0/h=0.2相比,下降幅度达到42.4%;当e0/h=0.6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与e0/h=0.2相比,下降幅度达到74.6%。(3)研究结果表明:在轴压和小偏压时,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相应公式进行计算时,试验值与计算值的比值为1.2,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大偏压时,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相应公式进行计算时,试验值低于计算值,说明按规范公式计算的大偏压集束配筋柱的配筋偏于不安全,因此尚需对公式进行修正和研究。本次试验仅为静力试验,尚需进行拟静力试验和扩大偏心距参数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集束配筋柱的工作机理和破坏机理。
其他文献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癌细胞异常分化生长,能从原发部位经入侵转移到机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最终形成转移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
张闻天(1900-1976)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卓越贡献和崇高地位的共产党人。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毕生奋斗,不仅从事革命和建设实践,是当之无愧的行动巨人;而且写下了大量论
对于轴流压气机而言,叶尖泄漏流动不可避免,且与动叶的损失、失速等特性有着异常紧密的联系,对压气机的总体性能和喘振裕度有直接影响,故在压气机的设计和分析中尤为重要。目
癌症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顽疾,而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位居全球首位。化疗是临床上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然而许多传统小分子化疗药物在使用中存在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
红土镍矿RKEF法镍铁不锈钢一体化冶炼会产出不同种类的废渣,为解决广东省阳江市镍渣堆积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为了缓解粤港澳大湾区矿物掺合料的紧缺,开展以RKEF法镍铁不锈钢
十八碳共轭三烯酸(CLnA)和十八碳共轭四烯酸(PnA)作为新型营养素,具有优秀的生理活性,能抗癌、降糖、降血压、降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减肥等;二者在当前都有很好的研究前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具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国际需求。大学作为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基地,通过开展多种合作学习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其
光催化技术在降解环境水体污染物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其中染料敏化可见光催化因其能有效的利用可见光来降解有机物,而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该反应过程中,吸附在半
以陕西秦岭太白县产的山茱萸鲜果及干果为试材酿造山茱萸甜酒,监测不同发酵时间酒液的功能性指标,并对山茱萸甜酒进行澄清稳定性试验,进一步优化酿造工艺。分析分别用干果和
随着旅游虚拟社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在社区中分享旅游见闻、经验和知识,继而,旅游虚拟社区也逐渐成为用户分享与旅游突发事件相关应急知识的平台。近年来,旅游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既给游客带来财产损失、造成人身伤害,又损害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并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正常发展。因此,科学、及时、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降低损失的必然应对,而与事件相关的应急知识及其交流贯穿了应急管理全过程,在应急管理中尤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