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压痕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微区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special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和基体的界面作为连接增强体和基体的重要“桥梁”,其性能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十分重要。本文利用SiC颗粒(SiCp)增强Al基复合材料为模型材料,制备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试样,用纳米压痕技术表征界面微区力学性能分布规律,并结合界面微区组织结构的位错和晶粒尺寸分析,以及宏观拉伸试验结果,来探究界面附近过渡区和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合理选择纳米压痕位置、间距对于有效表征SiCp/Al界面附近力学性能分布十分重要。当选择压入深度为120 nm,相邻间隔为1μm的压痕点,从颗粒穿过平缓界面向基体依次做压痕测试时,可以真实反映界面的硬度分布规律。SiCp/Al界面的硬度变化过渡区与基体的位错分布相一致。本文选择α-SiC颗粒和7A04铝合金,并用搅拌铸造法制备复合材料。通过挤压变形、固溶和时效处理,最终得到4种时效时间不同的试样,分别为挤压态、欠时效、峰值时效、过时效。在不同时效处理的样品上做压痕实验。根据不同试样的SiCp/Al界面硬度分布规律可知,峰值时效样品基体的硬度值最高,挤压态样品基体的硬度值最低。相较于挤压态和欠时效样品,峰值时效和过时效样品上的硬度变化区(过渡区)较小。前者约为2μm,后者约为6μm。对样品进行微区组织结构分析可知,位错集中区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这是由于时效过程中,析出相易在界面位错集中区域成核,而析出相的长大会导致位错的重排以及亚晶界的移动,从而引起位错减少。复合材料中基体的晶粒尺寸随时效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也从侧面证实了时效过程中发生了回复再结晶,并影响了界面附近位错的分布。由复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可知,4种不同时效处理的复合材料断裂应变随时效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这与时效过程生成的不同种类的沉淀相、以及界面的载荷传递能力有关。此外,实验证明时效处理的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基体的强度成正比,不依赖于增强体和基体间的载荷转移。综上所述,用纳米压痕技术做微区力学性能表征可以作为评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一个标准,为实际块体复合材料的建模和优化设计提供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本论文针对特殊化工废水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差、色度大、含盐量高等特点,结合工厂可以提供的废酸、铁屑以及再生粉末活性炭等资源,本着以废治废,尽可能降低运行成本的原则,设计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中、高考英语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考试试题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呆板、单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
氮氧化物(NOx)对大气的污染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中国的NOx不断加剧,控制氮氧化物污染对降低水酸度意义重大。在处理氮氧化物的工艺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由于其高效率、高选
指墨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独特形式,据画论记载源于唐代的张璪,成熟于清代画家高其佩,近代的潘天寿植根于传统继承和革新了指墨画,成为20世纪指墨艺术里程碑式的人物.《松鹰图
造纸法烟草薄片生产废水是国内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工业废水,此类废水富含烟草有机质和烟草短纤维等废料,以及一定浓度的对生化处理有不利影响的烟碱等物质,属较难处理废水。国
由于纳米无机物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聚合物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具有许多新奇的特性。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组装以及相关的纳米技术已成为制备新型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和开发具有易清洁作用的节能环保镀膜玻璃膜层材料是当前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本文在对TiO_2的易洁净机理及其光催化性能作了全面综述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对TiO_2薄膜进行掺杂,以提高其光催化性能的可见光诱导,增强易清洁功能,并兼具阳光控制节能功能的设想。为了提高TiO_2在可见光区的光催化活性、有效利用太阳光,同时兼顾产业化推广的要求,本课题采用模拟浮法玻璃在线镀膜的常压化学气相沉积(APCVD
永乐宫壁画是元代精彩的道教画.三清殿的壁画,发展了吴道子的传统,继承了传为武宗元的《朝元仙杖图》的作风,是我国古代道教绘画发展到高水准的范例.如果说兴化寺壁画乃是元
目的:了解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获得赣州市35 ~ 65岁常住居民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趋势,探讨其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为赣州市35~ 65岁常住居民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分别采用水解法和沉淀法对核壳结构锶/钙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的制备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环境扫描电镜(ESEM)、场发射透射电镜(FTEM)、热分析(TG/DSC)、激光粒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