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虎杖白藜芦醇提取效率低、提取后药材残渣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本文对虎杖药用组分进行发掘,为虎杖药材残渣的充分利用提供支持,根据生产中白藜芦醇的检测需求,建立相应的样本检测方法,用来指导工艺改进、降低生产成本,为白藜芦醇提取率、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提供借鉴。本文以水为溶剂,采用微波提取方式,经萃取分段过程,重点对水提取液乙酸乙酯萃取相浸膏进行综合分离,经过反复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重结晶等过程得到十种单体化合物,通过TLC、IR、NMR等技术鉴定出大黄素等七种成分,这些成分多具有抗炎、抗菌活性,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可以为白藜芦醇提取后虎杖残渣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借鉴。本文通过绘制白藜芦醇紫外标准加入曲线实现了对虎杖甲醇提取物中白藜芦醇的分析检测,结果显示该样本中白藜芦醇提取率为0.18%,本方法操作简单,测试成本低,测试精度高,可借此实现提取过程的工艺优化。利用HPCE分析技术对虎杖甲醇提取物中白藜芦醇进行检测,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白藜芦醇响应峰迁移时间为7.121min,通过对梯度浓度白藜芦醇峰面积数据的采集建立白藜芦醇HPCE检测标准曲线方程为y=86591x+1805.7,R2=0.993,线性范围在0.050.80mg/mL之间,线性程度较好,应用至虎杖甲醇提取物的白藜芦醇检测,其含量为0.3598mg/L,对UV法检测的相对误差为1.49%。该方法实现了虎杖苷和白藜芦醇的基线分离(R=1.71),可实现虎杖苷水解工艺的优化检测。基于化学发光和微流控芯片检测原理,设计、搭建微流控芯片化学发光系统,建立光强变化与白藜芦醇添加浓度之间关系曲线,曲线在1.0×10-9mol/L1.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指数关系,将该方法应用至合成样本的分析,检测结果与UV、HPCE检测相当。该方法利用芯片上微管道作为反应场所,试剂、样品量少,分析快速、可同时实现抗自由基活性和含量检测。利用所建的白藜芦醇和虎杖苷的HPCE检测方法对虎杖苷酸水解及酶水解样本进行分析,比较两种工艺的水解效率。其中酸环境下水解1h后白藜芦醇的含量即达到最高,浓度为197.36mg/L,虎杖苷水解率达到了62.87%。而酵母生长缓慢,24h白藜芦醇的含量才达到最高,其浓度为123.32mg/L,虎杖苷水解率为35.33%。酶水解反应速度慢,但条件温和,对白藜芦醇的破坏较小,在工业生产中仍然占主体地位。酸环境水解过程中较高的温度以及大量H+的存在会催化白藜芦醇的醇加成反应,致使白藜芦醇的浓度减少且该过程对设备要求高,但该过程具有反应速度快、水解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对反应时间进行严格控制或者利用双相酸水解的方法对产生的白藜芦醇进行保护,应用前景较好。本文具有特色的研究体现在:第一,对虎杖水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层进行综合提取,提取出七种化合物,多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活性,为虎杖的综合利用提供指导;第二,研究了三种白藜芦醇的分析检测方法,可以分别对应用于提取物中、水解工艺中及产品中白藜芦醇的进行测试。第三,利用所建虎杖苷和白藜芦醇HPCE检测方法对虎杖苷水解样本进行分析,比较酸水解和酶水解工艺水解效率,为虎杖苷的水解工艺的改进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