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某省级精神卫生中心近五年的补偿情况,尤其政府财政补偿、医疗服务收入补偿及药品收入补偿情况,分析目前该院补偿机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究补偿机制改革难点,并提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议,进而为国家宏观层面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改革提供政策性依据。
方法:
文献研究: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掌握国内外精神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历史沿革、相关政策、存在问题及改革现状,尤其新医改以来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中的政策性影响。通过分析目前学术界相关课题研究的总体情况,理清研究思路,以此为基础,寻求本课题创新性研究的出发点和突破口。
定量调查:本研究从某省级精神卫生中心的收入结构及各部分比例、支出结构及各部分比例,尤其是药品收支、医疗服务收支的变化发展这四个方面来看医院补偿机制及其变化。调查表为医院的卫生财务报表。
统计分析;应用Excel2007等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包括我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和调研医院的财务状况、业务收支状况数据等在内的定量资料。
定性访谈:通过与专家、医院行政领导及财务、医保、药剂、人事等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座谈、访谈,了解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医院相关部门对医院补偿机制存在问题的认知程度及相关的改革建议。
结果:
由该省级精神卫生中心2006年至2010年五年中的收入情况,可以看出,医院的医疗收入、药品收入与财政补助收入大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医疗收入(包括检查、治疗、化验等收入)与财政补助收入近五年中的涨幅比较明显,且占总收入的比例也逐年增长;药品收入虽然随年增加,但增幅较小,且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在逐年递减:财政补助收入增幅固然较大,但财政补助中占比较高的是人员经费补助。
从医疗收入的结构来看,该院医疗收入中门诊收入的占比约为40%,住院收入的占比约为60%。其中,门诊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检查收入和治疗收入;住院收入的主要来源则为床位收入和治疗收入。近年来,诊察收入、治疗收入与化验收入一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总体看,在医院补偿结构中,政府财政补偿仍处较高水平;医疗服务收入补偿虽逐年增长,但一直低于综合性医院的平均水平;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仍是医院补偿的主要渠道。
结论:
该省级精神卫生中心的补偿结构或补偿渠道,主要包括政府财政补偿、医疗服务收入补偿和药品收入补偿。其中,财政补偿占较大部分,其次是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补偿。对于调研单位来说,由于医院性质的相对特殊,故其政府财政补偿所占比例较高。
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维持了精神卫生机构的基本生存。然而,目前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仍然偏高、在医院总收入中逐年减少的现状,表明破解“以药养医”难题的任务仍很艰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改革势在必行。补偿机制应在政府财政投入、医疗收费价格、拓宽补偿渠道、监管药品市场、完善医保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