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钢琴》课程的文化价值取向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tree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母语音乐教育与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兴起,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音乐教育的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课程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价值取向应体现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音乐资源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资源,贯穿于整个课程,并保持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张力,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欧洲音乐文化中心”。中国钢琴音乐无论从哲学精神层面,还是从音乐本体层面都体现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载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高等师范院校《钢琴》课程在强调加强中国钢琴作品选用数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其内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应将文化的教育贯穿其始终,使对文化的理解认知与钢琴技能技巧的学习融为一体,以突出高等师范院校《钢琴》课程的文化价值取向。鉴于高师《钢琴》课程的文化价值取向这一观点,中国高等院校的钢琴课程设置存在教学文化意识薄弱、曲目单一、教学重技轻文、课程建设孤立、评价体制单一的现象,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建议和方法。只有明确了高等师范院校《钢琴》课程的中国文化价值取向,在科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指导之上,真正树立《钢琴》课程文化观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学大纲的适度调整、密切学科之间的文化链接、以及完善文化导向的课程评价机制等方式真正落实到实际学科教学当中,才能使高等师范院校的《钢琴》课程体系凸显应有的文化价值,使钢琴教学真正成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教育。全文由引言和正文四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引言:概述了“高师《钢琴》课程的文化价值取向------中国作品的教学研究”的问题缘起与研究综述。第一部分,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素描:简要概括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钢琴作品在创作和教学方面取得的成果。第二部分,中国钢琴作品的文化价值取向:分析论述了中国钢琴作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音乐的联系,以及中国钢琴作品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中国风格特点。第三部分,高师《钢琴》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成因:通过题为“高等师范院校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现状调查”的问卷调查和对多位教师的访谈,剖析了高等师范院校钢琴课程教学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问题的形成原因。第四部分,高师《钢琴》课程的中国文化价值取向:针对第三部分高师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成因的分析,阐述了笔者对建设与发展高师《钢琴》课程的中国文化价值取向这一问题的建议和构想,分为五个方面:(一)高师《钢琴》课程文化价值转向的理论基础;(二)树立《钢琴》课程文化观的教育理念;(三)教学大纲引领下的高师《钢琴》课程文化价值转向;(四)以文化教育为主导贯通学科综合课程群;(五)完善体现文化价值取向的课程评价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从国际竞争的视角构建了博弈模型来分析国际服务外包的动因。在跨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外包其核心业务时,寻求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才是国际服务外包的主要动因。这一结论通过印
研究背景:后交叉韧带在膝关节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解剖学位置位于膝关节的中心,具有支持膝关节屈伸和旋转的主要功能。相比于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在解剖学中位置更深,受
国家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认真研究西方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宏观调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总结我国和发达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
介绍了超声波时差法风速测量的基本原理,以及基于MSP430微控制器和MAG3110的风速风向测量系统的实现方法。给出了以MSP430芯片为核心的硬件设计的总体框架图。详细地阐述了各
配电网接线模式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灵活性,二是运行灵活性,其中以结构灵活性最为关键。现针对灵活性分析评估提出"系列接线"和"目标接线"两个概念,将接线模
互联网和信息数字化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版权保护方式备受挑战。版权法的目的是保护版权人控制其作品的复制和以其他方式使用其作品的专有权利,由于互联网是基于信息共享而建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足,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并进一步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必需职业能力的获得与职业素养的培育。文章从目前中职学生
<正> 1987年“六·一”前夕,我们对武汉市部分新华书店和各种书亭进行了观察,发现学前儿童读物普遍销路好,其中0—3岁婴幼儿读物尤为抢手。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宝宝乖》
文章以"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题为例,尝试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开展计算教学,还原化学计算本质,回避"泛数学化"现象的出现。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单用美托洛尔和联合应用通心络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2月11日至2017年3月21日该院收治的10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