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蓄率增长原因研究:基于省级政府经济的实证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khdnfoihsdflwd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储蓄率高及近年来的不断增长是公认的事实。依据中国统计局目前已公布的储蓄数据显示,中国国民储蓄率从1992年的40.29%上升至2012年的52%,其中在1992-2000年国民储蓄率基本维持在40%的水平,2000年以后有了跳跃式的上涨;而同期的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丹麦等国家储蓄率均没有超过6%。  中国高增长的储蓄率是导致我国经济呈现“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结构性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中国储蓄率自身的“高”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并且迫在眉睫。国内外大量学者从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储蓄的预防性动机、人力资本、国民储蓄部门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解释,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着眼于中国省级政府经济层面,联系地方政府经济和储蓄行为,以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经济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实证分析更加细致地解释中国储蓄率的持续上升,以及省级储蓄之间的差异。本文的两个主要结论如下:  (1)本文首先修正了徐忠等(2010)的研究框架,将国有企业利润从公共部门可支配收入中剔除,重点考察国有企业盈利对政府部门储蓄行为的影响,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验证并修正了徐忠等(2010)在国家层面提出的高储蓄率公共财政假说:①当国有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后,政府部门由于盈利性动机倾向于执行经济建设职能,直接投资国有企业,而投资来源储蓄,政府部门储蓄率上升,同时根据储蓄定义,盈利能力较强的国有企业这时本来就具有较高的储蓄率,所以政府和国有企业合并形成的公共部门储蓄率上升;②在预算约束下政府这时会弱化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使得公共支出减少,导致私人部门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大,私人部门预防性地提高储蓄。因此,国有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后会同时推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储蓄率的上升,综合起来便推动了国民储蓄率。这个部门储蓄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很好地解释了国民储蓄率特别是2000年以后的持续上升。  (2)本文在以上证实的储蓄假说基础上,将中国按照人均GDP高低划分为三个区域,进一步发现省级层面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总体储蓄率增长越快的原因是由于这些地区的政府部门更倾向于执行经济建设职能弱化公共服务职能,这造成了这些地区公共部门储蓄率更高,私人部门出于预防的储蓄也更大。
其他文献
EDN Europe,在2005年12期和2006年2月期中报道说,ARM架构在汽车和工业市场上获得越来越多的接受,而在传统上这是专有设计的领地(参考文献1和参考文献2).
物联网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其发展能够很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对物联网的产业竞争力进行适当地评价,并规划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是物联
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
如何根据套管开窗侧钻定向小眼井的特点,选择合理射孔方式,有针对性研究小套管内施工作业的可操作性。在定向或水平小眼井条件下,采用不同工艺方式和工具组合,将射孔枪安全送入井
如何提升一国全要素生产率(TFP),实现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进而推动一国经济长期均衡发展,是各国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和国际
众创空间对我国的创新驱动战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通过比较创新生态系统和创业生态系统与众创空间之间的异同,结合众创空间的概念内涵,构建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模型.以杭
在实践中,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优劣对银行的经营质量,运营效率,竞争力和银行的价值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内部控制和上市银行价值是息息相关的。由此,本文认为良好的内部
一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中国大中型气田成藏机制研究”中的“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成岩史及其对成气成藏的控制”专题近日通过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