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由一个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是中国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同时中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由于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我们还无法建立起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就业成了人们维持基本生存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就业问题不解决好,社会就会失去稳定的基础.发展也将无从谈起.但是我们也不能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就业体制下.那是一种以牺牲效率和公平为代价的就业体制.因此我们必须在统一的框架下解决好发展和就业的问题.人口众多,从就业的角度看是压力.但从生产投入来看却是一种经济资源,是一种比较优势.中国近二十年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资本投资推动的,劳动所做的贡献相对较小.这意味着我们没有充分发挥劳动力密集的比较优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彻底,使得要素市场处于一种严重的分割状态.要素市场的分割产生了要素价格扭曲.在扭曲的价格信号的引导下,大量国有企业的产业技术选择偏离了中国的比较优势.这一方面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大了就业压力.该文试图从理论上分析要素市场分割对微观企业技术选择偏离的影响,并以此为中间传导机制来探讨要素市场分割对中国就业所产生的消极效应.在研究方法上该文综合运用了静态分析和动态比较,并结合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该文的共有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第二部分是问题简介和理论分析;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验证理论假设;第四部分是结合现实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