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中国沿海常见的褐藻门马尾藻属鼠尾藻和海黍子为原料,提取并分离了其小的活性物质——褐藻多酚,主要研究了褐藻多酚的抑菌、抗凝血、降血脂、抗肿瘤等生理活性,得出如下结论: 一、优化了褐藻多酚的提取工艺。提取过程尽量减少粗提物中的多糖类杂质,选择了干扰小、方法简便的F-D法进行总酚含量的测定,并选择了最佳的测定波长和反应时间。 二、通过用平板法测定褐藻多酚的透析内液和透析外液对各种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褐藻多酚溶液的抑菌作用和它的浓度密切相关,无论透析內液或者透析外液,浓度越大,其抑菌作用越强。同时,褐藻多酚的抑菌作用还与其分子量有关。高分子量的褐藻多酚(即透析内液)的抑菌作用总体要好于低分子量的褐藻多酚(即透析外液)的作用。应特别提出的是,褐藻多酚溶液对海洋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鼠尾藻的透析內液对海洋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尤其明显,这就为将褐藻多酚用于防治水产养殖中的一些细菌性疾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鼠尾藻多酚较强的抗凝血活性和降血脂活性。鼠尾藻褐藻多酚能够延长新西兰兔全血的凝固时间,比能够显著延长新西兰兔血浆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这就表明,褐藻多酚溶液对內源性、外源性凝血系统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除对甘油三酯没有正面的效果外,鼠尾藻褐藻多酚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出血量、凝血时间、胆固醇总量、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各项指标都有正面调节效果,尤其是对高脂模型的小鼠的各项指标的影响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这些指标(如高、低密度脂蛋白)是冠心病等诊治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鼠尾藻中多酚化合物有望成为防治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药物和保健食品中的重要原料。 四、通过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株A-549人肺癌细胞株两种癌细胞株的抑制活性筛选实验,证明鼠尾藻中的褐藻多酚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的抗肿瘤作用。鼠尾藻中的褐藻多酚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还与褐藻多酚的分子量有关,高分子量的褐藻多酚的抗肿瘤作用高于低分子量褐藻多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