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资效率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xia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为青岛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融资难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大部分中小企业,成为制约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青岛市中小企业之所以存在融资难这一问题,很可能是因为其所选的融资模式并不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为青岛市中小企业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成为解决其融资难题的关键。基于融资效率的视角,对青岛市中小企业当前的融资模式进行研究,并从提高融资效率的角度对优化融资模式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借鉴前人对于融资效率的定义,分别从融资成本、资金利用率、清偿能力、融资机制规范度、融资主体自由度和融资风险共六个层面衡量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对青岛市中小企业普遍采用的七种融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青岛市中小企业而言,从融资效率角度看,融资模式的优先顺序依次为内源融资、银行贷款、股票融资、民间借款、互联网金融、担保融资和风险投资。为验证综合评价模型结果的适用性,以青岛市在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的9家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9家企业2007-201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债权融资对融资效率有正向影响,而股权融资对融资效率的影响则是负的。  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分别从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以优化青岛市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主要包括:在企业层面,应完善其财务制度与管理制度,发展优势业务,加快自身发展;在金融机构层面,应积极开发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中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在政府方面,应加快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构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优化融资环境。
其他文献
金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及经济枢纽。商业银行是我国国家金融、经济的核心,其经营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国家金融战略安全。而信贷资产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在社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规模不断膨胀,导致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张,政府性债务风险逐渐加剧,对地方经济发展构成威胁。此外,2014年8月,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