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移民背景下的台湾社会文化融合与景观特征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exiayou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研究的深入发展,区域社会文化己成为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具有独特地理环境和移民历史背景的台湾区域,伴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台湾历史上是一个大陆移民的社会,大陆汉人移民及其后裔是台湾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并为台湾社会带来了大陆(特别是闽粤两省)的各种民间风俗、经济关系和文化传统。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以大陆移民及其族裔在台湾进行社会文化融合过程及模式为研究重点,并分析了台湾社会文化融合过程中的文化景观表达,同时运用文化生态的视角解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大陆移民台湾经历了明清前的零星入台,明清时的大规模迁台至光复后的现代移民阶段。大陆汉人移民为台湾的土地开发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有生力量,也为台湾社会带来了大陆(特别是闽粤两省)的各种经济关系和文化传统。伴随移民进程,在地缘上,形成以地缘关系为主的村落,并在长期杂居,交换与贸易、通婚、政府的教化、生产斗争中发生了同化与融合,形成了族群整合后的和谐关系,进而构建了一个多元族群组成的社会。在文化上,一方面通过宗教进行建构。早期居民只祈拜自己所携带的神明,信仰圈呈以家族或共同祖籍地为单位的点状分布,随着台湾社会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的转变,祭祀圈逐渐扩大,出现了超聚落、超祖籍,范围涵盖全乡或全镇的祭祀圈。另一方面,通过教育进行建构。明郑与清朝将大陆文化移植到台湾,并在台湾正式开科取士,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内地化,使台湾由一个蛮夷之地,建构为理学之乡。在政治关系上,一方面通过行政建置建构。中国政府对台湾的经营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至清朝行政建置扩展到全岛,为大陆文化向台湾的扩散与整合提供了政治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身份政治建构。在不同时期地方的力量尤其是社会运动因素的推动下,台湾社会完成了“省籍族群身份认同”的构建。并进一步认识到台湾社会的族群分化实际上是异质性与同质性的统一体,血浓于水的中华文化是两岸最大的公约数,既是祖国统一也是岛内族群间融合的内聚力与共有基础。在文化景观建构与表达上,伴随着台湾社会的建构,部分大陆文化景观直接移植到台湾,如姓氏景观,同时在与环境适应过程中,形成带有融合特色的文化景观,如地名景观(地形与物产地名)、语言景观(台湾闽南话)、宗教信仰景观(三山国王的王爷化)、族群景观(平埔族汉化)、政治生态(蓝绿阵营)等。台湾社会文化建构是建立在两岸特殊的地理环境背景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是在移民与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叠加政治影响而最终的结果。
其他文献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增塑剂,被广泛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在其他邻域也有应用,例如化妆品、香精等的生产。邻苯二甲酸酯也是环境激素的一种,而环境激素是一类可以对人
<正>7系统思维与发现和提出问题数学是一个系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需要系统思维。系统思维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及相互
课余田径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课余田径训练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作为田径训练体制的初级组成部分,对推动田径运动的普及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促
高等教育在美国起步较早,其学生事务工作理论、职能相对完善.本文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的理论基础、职能及特点进行了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形象越来越受到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重视,纷纷通过不同的途径,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国家形象进行调整、塑造和传播。其中,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主要
如何促进男童和女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目前教育界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探寻子女性别对家庭基础教育投入决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与
<正>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简称"儿童多动症",是一种高发于学龄期儿童,并严重防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顺利获取知识的精神障碍性疾患。国外报道其发病率在3%~7%,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一直是理论界热议的话题,内部控制评价作为上市公司对其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也逐渐从自愿披露阶段过渡到了强制性披露阶段。以往的研究
本论文的主要描写对象是浙江省泰顺县境内的泰顺蛮讲的语音概况,以泗溪蛮讲为方言代表点,对其语音层面包括声韵调系统、文白异读系统、连续变调等层级进行描写;并且运用方言接触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方面,这得益于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基本面趋于好转;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和投入。自上世纪末开始施行高校扩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