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随着课改的深入,人们关注到了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把焦点聚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面。近几年,学界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相关研究迅速增多,前期主要是围绕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含义、原则等进行讨论,后期更多的是从如何挖掘语文课程资源的方向进行研究。在相关的论文当中,有着眼于探究流行歌曲、民间歌谣方向的,也有着眼于探究地域文化方向的,其中有关基于地方文化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较为繁盛,但未有立足于鄱阳地方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学术论文和相关论著。笔者将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研究。论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概念简述四个方面。研究缘起主要从课改的要求,语文课标中有关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相关要求,语文课程内在的本质需求以及鄱阳地方文化的丰富性、悠久性,并且其作为潜在的语文课程资源具有可利用性等内容来论述。本论题的研究方法多样,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在文献综述方面笔者主要查询相关期刊、硕士论文以及相关论著,对前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分类,并且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最后一部分的内容包括对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一章:鄱阳地方文化概述。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以及结合生活经验,选取了具有鄱阳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地方文化,根据鄱阳的自然风貌、风俗习惯等将鄱阳地方文化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湖泊文化、渔俗文化、戏曲文化、名人风采、古迹场馆文化。第二章:鄱阳地方文化的价值分析及其开发利用的意义。本章简要分析了语文课程和鄱阳地方文化的关系,并对鄱阳地方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价值方面及其开发利用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开发与利用的依据、可行性及理念。本章简要阐述了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同时从课标的要求和社会层面分析了其可行性,并提出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理念。第四章:开发策略、利用途径及案例分析。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笔者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从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这几个方面来探寻基于鄱阳地方文化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途径,并列举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