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本土化现象与实质实证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英语本土化的现象与实质。目前英语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地导致英语本土化倾向。本土化英语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而且各不相同。为了深入了解英语本土化的现象与实质,本文首先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以下假设:(1)英语本土化反映了英语语言层面的变化;(2)英语本土化有其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3)本土化英语体现了不同国家的地域和文化特征,它不但不会阻碍交际,相反,会促进跨文化交际;(4)本土化英语应该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可理解性。然后,作者综合运用社会语言学、语言学、文体学、第二语言习得和跨文化交际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以新加坡英语、马来西亚英语和中国英语为实例来检验假设。根据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假设基本成立。作者还验证了文秋芳提出的“双层英语”的假设(文秋芳,2003)。在文章结尾,作者阐述了本文讨论的问题带来的启示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指出只要跨文化交际双方都能采取理解、宽容和合作的态度,就会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
其他文献
以DRM词表为实验材料,使用视频及音乐诱发大学生被试不同心境,探讨诱发心境对错误记忆产生影响的机制。研究发现:负性心境下对学习词和关键诱饵的辨别能力高于正性心境,负性
阅读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人们早已达成共识。但是,怎样阅读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专家学者看法却不统一。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长期占主要地位的是传统的“自下而上”的被动解读阅
[提要]平衡源于自然界,普遍存在万事万物之中。语言反映人的思维模式,必然有其表现平衡的独特方式。语言平衡表现为一种语言属性,它主要通过恰当比例的成分排列来实现人们求完整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的著名作曲家,浪漫主义乐派的奠基人。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的舒伯特,他的钢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