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中职教育的发展同时,中职教育凸显出一定的弊端。从社会流动角度看,由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中职生无法从家庭中获得直接向上流动的资源,即“先天不足”,为了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主要途径是升学。而“普高热”使优异的教师和丰厚的资金流入普通教育,中职教育成为“二流教育”,中职生成为“淘汰生”。中职教育基础的薄弱性影响了社会对中职生的评价,其升学问题成为被社会遗忘的部分,这也导致中职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低。学习效能的研究除解决个体学习困难和降低社会的负面评价外,使学生顺利升学和读大学的起点与普高趋于一致,获取向上流动的机会,最终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本文选取了武汉市S职高J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学习自我效能感为出发点,以社工课堂为干预形式开展了14期活动。本研究开展的工作有四个方面:提升中职生的学习自我能力感,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在学习方面的状态和优缺点等;增强中职生的学习努力感,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改善中职生学习环境感,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同学、家庭、老师和国家政策;强化中职生的学习行为控制力,把握学习时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经过一年的社工课堂介入,微观上中职生的学习能力感较大提升,努力感明显增强,环境感轻微改善,控制感得到强化;中职生学习提高,增强家长和老师对中职生学习的认可度;自制力增强能获得社会对中职生的认可,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结合研究得出的结论为:第一,学习效能主题的研究在提高中职生自制力方面最突出;第二,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在中职生学习效能研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本文也对中职生学习自我效能作了展望:第一,学习自我效能感主题不仅适用本研究对象也可以扩展到职高更多学生;第二,社工介入中职生的学习效能需要深入家庭、学校和社会层面,发现中职生升学的深层意义;第三,社工需对活动方式进行整合,挖掘新颖的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