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针法流派的临床特色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hi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针灸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创新已成为业界研究热点。本论文在以时间为线梳理针灸学术流派研究概论的基础上,提出“现代针法流派”的概念。现代针法流派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是在现代针灸学理论指导下,以新针法为特色的流派总称,表现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新针法及研究思潮的形成,是现代针灸流派的一部分。现代针法流派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①传统针灸学的局限性是现代针法流派形成的内在因素;②中西医结合的国家政策为现代针法流派形成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③现代科学技术为现代针法流派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然后,本文从诊断方式、取穴原则、选用针具、针刺手法及善治病种五方面系统整理了现代针法流派中具有代表性的十种新针法的临床特点。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出现代针法流派的临床特色:诊断上并不拘于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氏,而是灵活运用辨病、辩证辩症中的一种或几种;对穴位的认识突破传统经穴体系,取“穴”方式更加多样化:针具方面在材质和形状上均有革新,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成为现代应用毫针,同时又产生出更多的新型针具;针刺手法上不拘于补泻,并在形式上多有创新:临床适应症广,但善治病种局限在脑病和疼痛性疾病两个方面。最终,本论文认为:未来针灸学的发展需要中西医结合,发扬创新精神:抛弃偏见,取长补短;突破传统,走现代针灸学之路。
其他文献
中国电信自2008年承接原中国联通移动通信(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网络运营以来,随着CDMA网络用户数的快速增长,总体无线网络资源利用率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话
Two new Ag~Ⅰ-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semi-rigid ligand 2-((pyridin-3-ylmethyl)thio)-5-(6-quinolinyl)-1,3,4-oxadiazole(L),obtained by the c
期刊
电力线路在我国时代发展下的覆盖范围和辐射范围也日益广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见电力线路的线路损耗情况极为惊人,所以如何对我国电力线路做好相应的减损处理,是现代电力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的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50例HIE患儿(轻度14例,中度30例,重度6例),分别于住院第1天和第10天取静脉血和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