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服务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ood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监管机构依据不同的金融环境进行有效监管,从而维持了金融体系的稳健和安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加坡监管机构认识到金融服务业更需透明、公正和高效的金融市场,因为其能推动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机构管理层的风险责任意识及有效保护金融服务和产品的投资者。于是,新加坡监管机构以此为契机创设新的监管理念和监管制度,修复原有体制之缺陷。目前,新加坡金融服务监管法律制度以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消费者为范域,涵盖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商业友好四部分。本文以上述四大监管法律制度为基来论述新加坡金融服务监管法律制度:第一章概括金融服务监管的具体内涵,且以金融服务监管之内涵为基础分析了其所蕴涵的法学原理;第二章阐述新加坡金融服务监管的框架构成并分析其创设原理,第一节以新加坡监管机构的微观功能和宏观目标为轴论述新加坡监管机构的框架,第二节则以新加坡监管框架为基础分析新加坡所适用的监管理念并对监管机构的独立性进行考察;第三章阐述并分析新加坡金融服务监管之四大法律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及商业友好。第一节主要论述新加坡金融服务业之风险管理法律制度,重点介绍新加坡监管机构新创设的CRAFT风险评级体系。第二节从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入手探讨金融服务机构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并以新加坡星展银行为例论述和评价新加坡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理论。第三节主要评介新加坡金融服务信息之披露法律制度,并分析新加坡金融服务监管从机构评审到信息披露演变之动因、原则和目标;第四节主要探讨新加坡金融服务市场之商业友好法律制度,具体论述商业友好之表现及商业友好之法律规制。总之,新加坡金融服务监管之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及商业友好根本上是为了维护新加坡金融体系的稳健及加强对金融服务和产品消费者的保护。四大监管法律制度一脉相承:不论是风险管理、公司治理还是信息披露都是为了实现新加坡金融服务市场的商业友好;不论公司治理还是信息披露都是为了风险监管,打造稳健的金融服务体系;而公司治理本身就需要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的信息披露。
其他文献
紫砂壶不仅是中国传统陶制艺术品中代表作,同时也象征着中国茶道文化的蓬勃发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件紫砂壶不仅在造型上极为精致,其内涵也是耐人寻味,有着
石瓢壶是一件经典的紫砂壶造型,经历百年而备受推崇,且在时代的不断衍变中继续传承演绎,本文主要谈一谈石瓢壶的发展变化。
中国高等教育在扩招的十年中,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在普通校生人数已经超过了1884万,毛入学率达到23%,进人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这个成就是历史性的跨越。中国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品中比较受关注的一种,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性与极强实用性。此件"汝雅"是一件颇具古典韵味的紫砂壶作品,本文立足于外部结构特征,对其各个部分进行
宜兴紫砂壶自诞生以来,便以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不断开拓发展,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西方文化,在不失中国传统本色的基础上将各种艺术形式贯通一体,发展至今早已超出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正享受着互联网提供的服务。互联网中绝大多数的服务都是基于Web页面的服务,而这类服务存在巨大的网络安全隐患。很多网络威胁如仿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