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观林是一种具有较高景观美学价值、以满足人们对自然美景需求为目的的特殊林分。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景观林近年来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有大量关于景观林评价的研究,但多集中在对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景观价值等方面,而对于景观林的林分质量及相关经营措施的研究鲜见报道。 本文以金洞林场近自然景观林为研究对象,以近自然经营、系统分析与评价、森林景观美学等为理论基础,对金洞林场景观林景观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景观林林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头脑风暴法等确定评价指标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景观林不同样地进行质量等级划分,并根据评价与分析的结果最后对景观林提出林分质量优化建议及相关经营措施。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构建了金洞林场景观林林分质量评价体系。运用专家咨询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筛选出合适的二级和三级评价因子,并确立了景观林样地的等级划分方法;运用评价体系对景观林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金洞林场景观林林分质量评价差异不明显,皆在6分左右,评分值高低依次为3号样地>2号样地>1号样地>4号样地>5号样地>6号样地,等级划分在Ⅱ、Ⅲ级,林分质量间差距均不显著,景观林林分质量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对于强调景观功能的景观林而言,金洞林场景观林的林分景观美学和单木景观价值得分都偏低,其景观水平还需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与提升。 (2)对景观林现状进行了分析。层次结构上,林分平均树高在9m以下,林分直径皆为多峰状曲线尚处于竞争生长阶段,乔灌草结合度较好,物种比例合理,地被植物丰富;林分内树木多为阔叶树种,针叶树种较少,在过渡阶段可人工林下种植适量针叶树种;常绿树种较多而落叶树种较少,不利于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腐殖质的增加;林分质量上,林分内平均枝下高高度较低,应人为清除过低树枝以提高枝下高高度;景观林平均郁闭度为0.88,郁闭度较高;林内拥挤程度较高,应进行间伐措施;林分活力上,林内少见病虫害,健康状况良好;乡土树种比例高、株数多,近自然程度高;多样性程度一般,可通过补植不同树种来增加物种多样性;林下更新幼苗、幼树少,林分更新能力低,需进行人工更新;林分景观美学和单木观赏价值上,林分内有色叶树种少,仅春季有较为突出的美学价值,观赏特性欠佳;花期仅在春夏两季,景观时序多样性一般;花冠颜色色彩单薄,花冠多细小;景观林乔木树干多通直或稍通直,整体干形较好;树冠形态多为中等大小,树冠密度适中。 (3)确定了景观林经营模式并提出景观林的林分质量优化及经营措施。目前金洞林场景观林面临着郁闭度过大、景观色彩缺乏,根据目标的优化需求,金洞林场景观林应进行“景观主导-生态跟进”的经营模式,目的是通过目标树培育获得具有景观价值的大径材乔木,并通过林下不同种有色叶树种的引进和合理经营实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混交异龄化改造,从而实现其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最大化。针对尚处于竞争生长阶段的景观林设计了闽楠-枫香阔叶混交林的森林发展目标类型;确定了目标树单株木经营模式,通过建立景观林主要树种树冠面积与胸径的回归模型并利用景观林胸径、树冠面积和现有林分密度的关系,推算出林分各径级的理论密度和最适经营密度,进而确定林分采伐强度;根据本文研究所得结果确定了金洞林场景观林全周期经营计划表及小班经营措施。 本研究针对金洞林场景观林提出作业法设计,为该林场景观林提供了具体可实施的措施与方法,以及为景观林未来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