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归因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xin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因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领域。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韦纳的归因理论开始应用于外语教学领域,但尚未引起国内外外语教育者的足够重视。目前国内的归因研究主要集中于外语或英语学习方面,比较笼统,较少涉及某一具体的语言技能。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研究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口语归因为提高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突破口语这一制约英语学习的瓶颈提出一些建议。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口语学习效果评价如何;(2)他们将英语口语学习效果归因于哪些因素;(3)英语口语学习自我评价成功者与自我评价一般者在英语口语学习效果的归因方面有无明显差异,若有,具体差异是什么。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为问卷和访谈。问卷是以韦纳的归因理论为基础自行设计的,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个人努力程度以及性格因素等22个相关因素。将问卷发放给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本科专业大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随后,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英语口语归因情况和平时英语口语学习方面的情况,研究者从参加调查问卷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0个学生进行访谈,其中5个为英语口语较好者,5个为英语口语较差者。对相关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英语专业学生对自身英语口语的评价不高,其中英语口语自我评价成功者是自我评价一般者人数的一半。(2)英语专业学生将影响英语口语的重要因素归结于个人努力程度,学习风格和教师因素。(3)英语口语自我评价成功者与自我评价一般者这两组的归因非常相似,都将英语口语学习效果归因于个人努力、教师因素及学习风格这三个因素上面。两组的显著差异主要存在于学习风格这一因素上。最后,在本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研究者从归因训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面对促进我国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中国13-20世纪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宋元以来的中国历史小说演变的语境中,主要运用叙事学和内部研究的理论方法,来分析与论述历史小说的虚构手法与文本的深层关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当代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文章在分析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梳理了当代中国大学校园文化
近几年来,随着高速公路路面检测要求的日益增长,对路面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基于单计算机的路面检测系统已不能满足现有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进程
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和规模都在不断加剧。这种现象逐渐催生出流动儿童这个越来越庞大的新生群体。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状况及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