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将治理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增加普惠性学位,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一项重要举措。小区配套幼儿园,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同步使用,为小区内3-6岁幼儿提供保育、教育的幼儿园,分为住宅区内配套建设和单独选址建设两种建设模式。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问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南昌416所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1所不同性质和级别的配套幼儿园进行深入调查,从园长、教师和家长全方位了解南昌市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性现状。通过从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性现状中总结配套幼儿园转普出现的困难,厘清配套幼儿园普惠性发展矛盾背后的成因,力求为南昌市小区配套幼儿园加速向普惠性发展之路迈进建言献策。通过进一步分析现状和满意度,结果表明:(1)民办配套幼儿园收费相对较高,其中民办非普惠园收费最高(2)更为顾及入园的便利性,未能完全兼顾安全性(3)教师待遇低流动性大,园所内教育管理待优化(4)生源分布情况不均、优质学前资源分配不匀(5)移交、建设情况方面不理想,扶持力度不到位。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如下建议:(1)平衡民办配套幼儿园收支,提高配套幼儿园补助力度:加强民办配套幼儿园办园成本估算和定价监督,提高对民办普惠配套幼儿园的补助力度与标准(2)完善配套幼儿园管理制度,推进规范化办园进程:规范配套幼儿园名称设定与性质,统筹便利入园与安全入园的关系,加强对民办配套幼儿园专业引领工作,依规调解配套幼儿园相关利益主体博弈(3)增添优质配套幼儿园库存,构建普惠性办学格局:加快协商移交类配套幼儿园的投入使用,多路径扩充各类园普惠性学位数量,建立公办为主导的普惠性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