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论文以酱香型稛沙酒和碎沙酒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建立了酱香白酒中6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定性定量方法,对两种不同工艺酱香白酒共计122个酒样中的这66种风味物质的含量及其对酒样的香气贡献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对两种工艺酱香白酒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其差异。基于色谱和光谱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不同工艺酱香白酒鉴别模型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验证,以确定最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酱香型稛沙酒和碎沙酒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建立了酱香白酒中6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定性定量方法,对两种不同工艺酱香白酒共计122个酒样中的这66种风味物质的含量及其对酒样的香气贡献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对两种工艺酱香白酒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其差异。基于色谱和光谱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不同工艺酱香白酒鉴别模型并对其适用范围进行验证,以确定最优鉴别模型。根据最优模型的变量投影重要度,结合差异分析和聚类热图,筛选两种工艺酒样的潜在差异物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直接进样结合气相色谱技术确定了对酱香白酒中6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最优分离检测条件,并以叔戊醇、乙酸戊酯、2-乙基丁酸为内标建立了66种挥发性物质的内标标准曲线。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和精密度、较低的检出限和定量限以及较好的加标回收率等,可用于后续白酒中各物质的准确定量。(2)采用直接进样结合内标标准曲线法对两种工艺酱香白酒样品中的6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量,并结合香气活性值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工艺酒样中,酯类、酸类、醇类、醛酮类物质含量较高,是主要风味物质,且稛沙酒样中大部分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高于碎沙,乙酸丙酯、正丙醇、2-甲基丁酸乙酯、2-壬醇、糠醛是两种酒样中的主要差异物质。但酱香白酒品质与各类风味成分占比有关,不单纯由含量高低决定。通过计算各物质香气活性值发现,乙缩醛、异戊醛、愈创木酚、乙醛、异戊酸乙酯的香气活性值均在1000以上,说明这些物质对酱香型白酒香气产生具有重要贡献。(3)随机选择两种工艺共计80个酒样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其光谱图表明,两种工艺酒样的吸收峰主要出现在紫外区和近红外区,且光谱仅在紫外区略有差异。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微分处理、平滑处理以及微分和平滑相结合处理,比较了不同预处理下7个波段范围内的拟合能力、预测能力及对不同工艺酒样的识别正确率,最终确定了对原始光谱进行一阶微分与3点Savitzky-Golay平滑处理,波长范围为紫外区+近红外区(180-400nm,780-1300nm)时,能最好的对两种工艺酒样进行分离和鉴别。(4)基于6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气相色谱测定结果、48种含量差异显著物质气相测定结果以及180-400nm,780-1300nm的一阶微分和3点Savitzky-Golay平滑处理光谱数据分别建立了3个鉴别模型,3个模型均能实现训练集稛沙和碎沙酒样的完全分离,但通过对模型进行200次置换检验发现,基于光谱的鉴别模型存在过拟合且初始模型不是最优。将测试集稛沙和碎沙酒样、混合酒样以及部分成品酒样分别代入前两个模型,结果表明,基于6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气相色谱测定结果构建的鉴别模型最优,该模型不仅可以用于稛沙和碎沙酒样的识别,还可用于酱香白酒品质的初步判别。利用该模型变量投影重要度分析,确定了两种工艺酒样中的24种潜在差异物质,这24种物质变量投影重要度均大于1且在稛沙和碎沙酒样中的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以这24种潜在差异物质绘制聚类热图,发现相同工艺酒样聚集在一起,说明这24种物质对两种工艺酒样的差异产生有较大贡献。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党政军国产化试点推进工作逐步开展,自主可控能力逐步增强,以麒麟、普华、深度等为代表的国产操作系统已初步具备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的能力。为了保证国产操作系统的质量,军民领域均开展了大量的测试工作,已经积累了大量与国产操作系统相关的测试用例,并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来存放管理测试数据。随着国产操作系统的规模化应用,针对其测试任务与活动也越来越多,测试数据不断叠加,这种关系型数据库的组织方式局限性就会被
以硼氢化钠(NaBH4)水溶液还原聚丙烯腈(PAN)/金属盐络合膜后,就可得到一种新的高分子表面金属化材料.其导电性能较好,表面电阻约为10-1~10Ω/□通过UV、IR等分析手段证实了在高聚物和金属离子之间存在络合作用。研究了影响表面电阻的因素。通过电镜和测量还原率、电子探针微区分析,证实了还原过程中存在离子迁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作为在新工科背景下演化出的一种新的培养人才的模式,其原则、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通过分析产教融合的原则和目前在学校、企业、政府三个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校应建设好产教融合的配套措施、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应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的对策。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老龄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健康老龄化已上升成为国家老龄事业发展战略,国务院以及各部委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康养型养老设施的建设。发展康养型养老设施对改善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状况,提升老年群体生活的宽度和广度,减轻社会和国家的养老负担有重要的意义,建设康养养老服务体系,是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由于康养理念政策是近期出台,目前我国缺少对康养型养老设施
高职院校应根据行业发展及用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重视专业实践教学,培育理论知识基础牢固、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针对高职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研究,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实践教学资源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对提升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有积极作用,为电商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政策导向,目前缺乏将产教融合与专业建设做为整体研究的微观视角。文章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把产教融合型专业及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尝试阐释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的内涵及特征,并提炼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和核心要素,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初步的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进行指标优化,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确权,最终构建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
大壁厚耐热钢采用窄间隙自动氩弧焊,常规超声检测中采用单面单侧一次波、3种角度的检测工艺存在漏检情况。依据NB/T 47013.15—2021标准采用分区扫查覆盖,通过仪器的多项扫描功能对一次波和二次波分别设置扫描顺序,对常规超声检出的缺陷采用相控阵验证。结果表明,相控阵检测工艺效果良好,为焊缝返修提供有效的数据和合理方案。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否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尚缺乏经验证据。采用中国2007—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效应ELES模型,将居民消费分为基本品和高档品,以高档品消费占总支出之比为消费升级指标,构建空间面板分位数模型,考察交通可达性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交通可达性提升显著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分消费群体看,交通可达性提升促进了高收入群体消费
梳理“非粮化”管控措施,探讨未来“非粮化”管控的重点方向,可以为“非粮化”管控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基于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总结“非粮化”的概念、类型、现状、原因、影响以及治理措施。结果表明:当前对“非粮化”的概念与类型尚未达成一致,我国“非粮化”现象呈扩大趋势且经济发达地区与南方地区“非粮化”率较大,“非粮化”原因主要包括种粮经济效益低、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耕地资源多宜性、政策执行偏差、农户自身
国产操作系统基本上都是基于Linux开源代码改造的版本,以开源的Linux系统为基础,国内已经产生了很多版本的操作系统,主要包括中科红旗、中标麒麟和深度操作系统等。中标麒麟操作系统内核为Linux,充分利用了Linux作为开源系统代码开放、汇集多方更新的长处,为开发通用性较强的操作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神东生产管控平台建设中使用了中标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系统成功稳定运行了达梦数据库、H5S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