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水稻种子播种性能,本文以6个水稻品种(早稻:中早39、两优早17,中稻:黄华占、望两优1133,晚稻:湘晚籼13号、玖两优47)为供试材料,对种子进行不同时间(1、2、3、4、5分钟)的超声波(20kHz-100 kHz)处理,以期初步确定超声波处理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并筛选适宜的超声波处理时间;同时以4个水稻品种(中早39、黄华占、两优早17、望两优1133)为供试材料,种子先经适宜时间超声波处理,幼苗(1叶1心)再经3天6℃低温处理,初步研究超声波处理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超声波处理能够提高早稻、中稻、晚稻种子活力,其中处理时间以2分钟最为经济有效。与对照(CK)相比,2分钟超声波处理的种子标准发芽试验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显著提高,低温发芽试验、老化发芽试验、淹水发芽试验和人工老化种子标准发芽试验的发芽率显著提高。(2)2分钟超声波处理能提高水稻种子田间出苗率。与对照(CK)相比,2分钟超声波处理的种子田间出苗率,中早39和两优早17(早稻品种)分别提高4.2%和4.8%,黄华占和望两优1133(中稻品种)分别显著提高4.6%和5.8%,晚稻品种湘晚籼13号和玖两优47分别显著提高6.1%和5.4%。(3)初始发芽率能影响超声波处理效果,当水稻种子初始发芽率为61.5%—73.7%之间时,水稻种子经超声波处理后的发芽率提升幅度为11.8%—18.0%,而初始发芽率达85.7%以上时,水稻种子经超声波处理后的发芽率提升幅度相对较小。(4)超声波处理水稻种子可提高幼苗的抗冷性。当幼苗1叶1心时经3天6℃低温处理后,与不处理种子(CK)相比,超声波处理种子的幼苗根干重显著提高,苗干重、根数、根长、苗高、苗粗和物质转移率均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幼苗叶片的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幼苗根系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的降低幅度较小,根系SOD和POD活性显著提高。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超声波处理可以提高水稻种子活力,且对不同生态型水稻(早稻、中稻和晚稻)品种均有效,其中超声波最佳处理时间为2分钟;同时超声波处理有利于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