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弹射式排肥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fongfong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肥的使用对农作物生长和自然环境有重要影响。穴施肥方式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施用量,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针对目前穴施排肥器存在易伤作物、喷肥均匀性差、喷肥可靠性低等问题,根据侧位穴施肥技术的农艺要求,从理论分析、结构设计、离散元与运动学仿真、排肥器台架试验等方面开展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偏心弹射式排肥器。结果表明排肥器可以满足定量穴施肥的要求。主要工作与研究内容如下:1、市场常见的颗粒复合肥作为排肥对象,对肥料颗粒三轴尺寸、肥料的密度、静摩擦系数、弹性模量、刚度系数等进行了测试。2、根据颗粒肥穴施特性,基于盛肥腔体积压缩而形成压力差的原理,借助人机交互平台,设计了关键部件弹射机构和偏心机构,优化了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参数,分析了肥料在腔体内的受力状况和运动轨迹,确定盛肥腔的尺寸和排肥器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3、运用solidworks建立了排肥器三维模型,运用了离散元分析软件EDEM和运动学分析软件RecurDyn对整个排肥过程进行了耦合仿真,对不同排肥转速与排肥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转速为59rmin时,每穴平均施肥量3.35g,穴施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2.8%,转速为64rmin时,每穴平均施肥量2.88g,穴施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3.3%,转速为69rmin时,每穴平均施肥量2.08g,穴施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4%。分析了不同排肥孔型对排肥效果影响,得出长条孔型较为理想。4、在JPS-12排种试验台上对所设计的排肥器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似度较高。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分析了影响排肥稳定性因子,结果发现储肥室弧长、排肥孔长对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影响显著,排肥器转速对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影响不显著。利用Desigan-Expert中的Numerical功能对影响排肥量稳定性进行了最优值求解,得到储肥室弧长为83.43mm,转速69rmin,排肥孔长为25mm时,满足农艺要求情况下,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较低的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和材料的空前发展,绘画艺术形式和手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发展。其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全方位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与此同时,视觉文化趋势契合着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改变应运而生,人们越来越倚重于通过图像来理解和阐释世界。而在绘画创作中对于创作理念的表达也通过图式组合的途径阐述创作者的思考。本文通过对《礼服与蜜蜂》系列作品语言搭建的回顾和分析,探讨在当前绘画语境下,元素图式
[db:内容简介]
[db:内容简介]
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疗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之一是如何安全又高效地进行视网膜图像的检查,及时地辨识视网膜病变以便及早地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恶化。本文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最先出现的病灶——微动脉瘤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研究背景与微动脉瘤检测的基础理论。首先,总结了微动脉瘤检测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该领域的研究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然后,介
[db:内容简介]
自从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因曼在1959年提出“纳米科学与技术”以来,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研究逐渐由宏观走向微观,而随着应用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观察手段日益丰富,在尺寸方面也逐渐逼近理论极限,人们由最开始的从分子、原子层面对世界的认识,逐步发展为在纳米尺度上对材料性能的最本征的解释,再到试图通过对材料在纳米尺度层面进行调控以期获得需要的材料性能,纳米科技已经在众多方面产生
铝空气电池作为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具有比功率高、工作电压稳定、质量轻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电池体系。然而金属铝在中性溶液中极易钝化,降低输出功率;在碱性溶液中又容易发生自腐蚀,降低了阳极的利用率。为了获得性能更好的阳极材料,本实验通过微合金化来活化铝阳极,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同时,添加超析氢过电位元素抑制析氢腐蚀,提高阳极利用率。Al-Mg-Zn-Ga-Sn合金作为阳极材料,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
[db:内容简介]
为了减重和降低成本,铝/钢复合结构开始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上,然而铝和钢之间巨大的性能差异导致了这两种金属难以有效连接。搅拌摩擦焊(FSW)是一种新型固相焊接技术,在实现异种金属焊接上具有很大优势。本文对2mm厚的6061铝合金和Q235钢进行搅拌摩擦搭接焊(FSLW)实验,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的微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使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焊接过程中温度分布以及材料流动。在6061铝合金
目前,心血管疾病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血管堵塞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典型症状。一旦血管遭遇阻塞,则迫切需要重建血流,以防止下游组织缺血。组织工程血管移植物是重建血流的潜在解决方案。鉴于天然血管的多层特征结构,移植物应该允许腔内内皮细胞(EC)单层的形成,从而模仿内膜。在尝试模仿中膜时,应考虑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的堆积和方向。然而目前的小直径血管移植物中,存在着诸如内皮化不足、平滑肌细胞的定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