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体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xkd19890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舌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电视荧光镜吞咽评估(VFSS)配合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量表等级的改变,验证舌体针疗法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的作用机理,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舌尖心穴点刺放血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一疗程4周,每周5次治疗。以电视荧光镜吞咽评估(VFSS)配合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量表、治疗前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观察指标,进行每组治疗前、后疗效观察。疗程结束后将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两组患者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吞咽造影下误吸程度分级量表评定等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对照组各组治疗后吞咽造影下误吸程度分级量表评定等级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评定等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本研究显示舌体针结合康复训练和单纯康复训练治疗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均有效。2.舌体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3.舌体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肯定、安全。且能够更好的控制并发症,减少致残、致死概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其他文献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潜心会文,走进诗境诗情之中,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感受到“美在心中流淌,情在心中充盈”的美好情愫,激发学生
目的:本课题通过文献综述、临床研究两个部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医对慢性胃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中医证候类型分布的规律性,以冀找出慢性胃炎内镜下分类与中医胃病证型的相关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