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山地处珠三角腹地,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先行地,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达4814.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8.06万元(折合1.18万美元),率先进入“中国超千亿元俱乐部”地级市行列。佛山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率先富起来的地区之一,其农村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经济体制转型较早,市场经济体系较为完善,农村市场极其活跃,市场经济的洗礼使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趋于活跃,自主意识强烈,参政议政能力提高,这些都为佛山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土壤。但经济的发达不一定就代表其民主发展程度高。同时佛山毗邻港澳,是我国对外开放重点桥头堡,易受到欧风美雨的涤荡和影响。经济发展程度不断提升需要加快基层民主政治体制改革与之相适应。面对经济块头大、社会形势复杂、群众需要多元多样化、民主政治意识不断高涨的趋势,如何搞好新形势下农村地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围绕这一重要课题,近年来,佛山尝试在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中着力破题,探索以建设“民主法治村”试点工程为载体,与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平安和谐村居建设等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基层群防群治和提升农村幸福指数等重点目标推进,取得瞩目的工作成效,得到了中央和省有关部门的一致肯定,称为“佛山经验”加以宣传推广。综观学术界有关研究成果,多数学者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理论创新方面颇有建树,但对具体某个区域的案例剖析,尤其是对珠三角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如何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探索创新和经验推广方面的专题研究涉及相对较少,或不够系统、全面、深入。本文尝试通过对该做法的大体剖析,阐述其做法与成效,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创新实践的研究,进一步发挥沿海较发达地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探索示范效应,这对加强农村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或较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