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文学作为20世纪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学现象,在世界文学发展和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占有重要的文学地位。乡土文学自产生以来,就蕴涵着特定的文化历史内容,一直关注农村农民,描摹乡土风俗风情。在其发展的90多年里,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品。其中诸多经典之作均被收录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它们或蕴含着厚重的乡土精神和民族意识,或散发着清新的泥土气息,有着鲜明的异域情调。而这些作品不仅有利于强化中学生的审美意识,还有利于建构中学生积极的民族文化心理。于此,本人系统地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乡土文学作品进行了查阅梳理分析,尝试对中学语文教材乡土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着重探讨中学语文教材乡土文学作品的特点并据此提出可行性的教学策略。本文大致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单介绍了相关研究的现状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论述乡土文学、语文教材的概念,并以现行的沪教版、人教版、鲁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的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使用定量分析法,对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乡土文学作品进行梳理和归纳。第三章使用文本分析和归纳的基本研究方法,对中学语文教材中乡土文学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归纳出其在内容上的特点:一是乡土书写下的泥土气息;二是乡土书写下的城市形象;三是乡土书写下的乡村形象。第四章使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归纳并总结出中学语文教材中乡土文学作品在书写方式上所具有的特点:一是书写方式的符号化;二是重视多重叙述视角的转换。第五章主要阐释乡土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从教师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议:一是要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二是适当采用比较的教学方法。最后是结语,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并希望通过本篇的研究能唤起学者和教师的重视,使一线教师能够拓宽乡土文学作品的教学思路,为中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