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子热力学性质及纳米流体强化热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uangjia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热交换设备换热表面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的深入,换热工质的传热性能已成为影响热交换设备高效紧凑性能的一个主要因素,低导热系数的换热工质已成为研究新一代高效冷却技术的主要障碍。 纳米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给强化传热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有学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纳米流体:即以一定的方式和比例在液体中添加纳米级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粒子,形成一类新的传热冷却工质。 本文综合应用纳米材料技术和传热理论,为了研究纳米颗粒的加入如何改变工质的热力学参数,对不同的纳米颗粒进行了实验测定,给出了各纳米颗粒样品的表征;测定了各纳米颗粒样品的热容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其摩尔热容与温度系数的多项方程。 本文将各个纳米颗粒样品实验测定的热容与其对应的粗晶热容和其它文献中的纳米颗粒实验热容对比,得出:在110K~390K的温区,纳米颗粒的比热容地随纳米颗粒尺寸的减小而递增的结论。 本文分别从晶格振动理论和点阵动力学理论,来研究纳米颗粒比热容,建立了纳米颗粒比热容的理论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公式,并计算了纳米颗粒的热容;将其与实验热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晶格振动理论模型比点阵动力学理论模型更加精确的结论。 为了研制新型高效纳米流体传热工质,研究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机理和性能,采用了不同种类、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来配置的纳米流体来进行实验研究。本文针对所配置的不同种类、不同质量浓度的纳米流体,进行热重测试和热量扫描测试,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了纳米粒子属性、质量浓度、粒径以及纳米流体悬浮稳定性等因素对纳米流体的相变速率等热物性的影响规律。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为研制新型高效纳米流体传热工质,研究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机理和性能,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方法和可靠的实验数据。
其他文献
该文介绍了涪陵烟叶仓库环境监控系统建立的整个过程.该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前期的现场调研、理论分析和算法设计、控制方式和控制结构的选择以及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水下航行体振动辐射噪声预报是进行定量声学设计、减振降噪设计等工作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圆柱壳、圆锥壳、圆球壳及锥-柱-球、球-柱-球等组合壳体作为水下航行体的主要结
统计了广州地区110 kV氧化锌避雷器停电试验的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获得了避雷器的直流参考电压和泄漏电流的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两个参量与外界温度、湿度和运行年限
青光眼是仅次于白内障,较为严重且容易导致失明的眼部疾病.rn1 青光眼rn青光眼是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一种疾病.病理性的眼压增高以及视神经供
期刊
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船舶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船舶噪声的问题就显得较为突出。噪声会妨碍船员的工作和休息,高噪声时甚至会造成听觉损伤。因此国际海事组织第
动力定位(DP)系统基于其良好的定位能力和安全性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洋工程领域。动力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功率消耗是衡量其定位优劣的重要指标,所以对于这些指标的优化就变得非
近年来,随着先进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微纳精密元器件的应用越来越多,其表面形貌以及相关尺寸的测量已成为超精密测量领域的研究热门。微纳结构尺寸的测量不仅包含结构周期尺寸的测
传感器的误差补偿问题是实现高精度数据采集的关键,该文以硅压阻传感器为例,系统地阐述了采用MCA7707进行传感器实时自补偿的原理及其应用.文章首先对一旧的补偿方 法进行了
Background: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 are a heterogeneous group of rare tumors. Many issues in terms of epidemiologic features,
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B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中,传感光纤中的温度、应变变化将会导致后向布里渊散射信号的频率改变,解调出散射信号光中的频率即可实现光纤远距离温度、应变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