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协商民主渠道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基于政策文本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iao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第一份涉及协商民主的政策文本在2006年12月出台,将政协提案工作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协商民主自此逐步进入公众视野。2012年10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丰制度”,并明确了我国协商民主的三大渠道——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和党派团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并进一步明确了协商民主的五大渠道——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2015年1月5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该文件明确了协商民主的七大渠道。多年以来,我国协商民主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志是有效渠道的逐步拓展和渐进明确,协商渠道的变化和发展充分体现我国协商民主制度正在不断完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如何建立一个广泛、多层、制度化的协商民主体系,将协商民主渠道从分散整合为交叉融合,进一步将其纳入到复合式的协商民主体系中,这已经成为协商民主渠道发展的新课题。因此,协商渠道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便成为协商民主领域的研究重点。  本文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当前协商民主渠道的特征、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探究。基于此,本文先从协商民主政策文献角度入手,构建我国协商民主政策文本数据库。以“协商民主”、“协商渠道”为关键词收集、筛选2006-2018年有效政策文献366篇。在此基础上,选取协商层级、协商主体、协商内容作为协商民主渠道分析维度,利用NVivo软件对政策文本进行质性研究分析。本研究对协商民主的渠道发展进行了阶段分析,并从多个维度分析阐述我国协商民主渠道所体现的主要特征。  在总结协商民主渠道丰要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继续探究我国协商民主渠道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协商渠道的特征,讨论协商渠道发展趋势的拟合路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制度化的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发展协商民主渠道,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基于理论和现实需求从中央到地方拟定不同层级的协商渠道制度规范;在协商议题、协商过程、协商实践的过程中构建不同内容的协商渠道复合模式;从协商主体参与范围和效能上提高不同主体的协商渠道参与效度;从政策缺失角度创新大众网络环境下协商渠道的沟通路径。
其他文献
创新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治安工作做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深化平安建设、实现国家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这是当前新时期中小学教育的一个全新理念,在教育改革新时期,需要将核心素养融入数学课堂之中,在教学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内在素养的发展.立足小学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的“软实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与运行的中心实力资源。“硬实力”
我国从1997年开始,逐步建立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该体制的建立有效地改善了市容市貌、提高了执法效率、提升了城市形象。但是,一些问题和争议也不断产生,我国城市管理综合执
摘 要:NB-IoT俗称窄带物联网,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为了能更好地确定网络部署的建设方案,合理配置资源,站在NB-IoT的业务场景角度分析窄带物联网的特性,给出面向NB-IoT的核心网业务模型以及组网方案,能指导后续的核心网资源配置和未来规划方案。  关键词:NB-IoT;核心网;业务模型;组网方案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