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土汉代陶塑动物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1583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塑动物作为两汉墓葬随葬陶俑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在河南各个地区均有发现。这些陶器模型既代表了人类观念上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又模拟着当时的物质生活状况,反映出一个理想家园的一般模式。因此,研究汉代陶塑动物,剖析汉代陶塑动物大量出现的原因,对于研究汉代社会农业生产水平、生活习俗、审美情趣、丧葬制度,以及更深层次的认识汉代思想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收录了河南121座汉代墓葬中出土的陶塑动物俑,依据动物种类将其分为陶家禽家畜类、陶非驯养类以及陶神兽类动物俑三类,依据美术考古的方法按照其雕塑姿态分型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河南地区汉代陶塑动物的时空分布特点。西汉早中期为萌芽期,这一时期的汉墓中出土陶塑动物数量较少,品种较单一,出土地区以新乡和南阳为主,艺术风格明显地继承了秦代陶塑艺术的风格特征。西汉中期至东汉早期为发展期,这一时期陶塑动物的出土数量大幅增加,题材广泛,制作技艺逐渐成熟,类型也趋于多元化,家禽家畜类动物仍占主流地位,一些人们臆测中具有神力的动物也开始出现。东汉中期至晚期为陶塑动物的繁荣期,这一时期伴随着庄园经济的大规模发展,社会生活富足安定,明器的制作也围绕谷粮满仓,六畜兴旺等题材进行。陶塑动物模型广泛分布于河南各个地区,野生动物及“祥禽瑞兽”较东汉早期更多出现,动物型器皿也更为广泛的出土于墓葬之中,表现出浓郁的社会自然生活气息。不仅从内容上丰富了汉代陶塑动物,也从功能上实现了创新。两汉时期正处于社会变革之中,丧葬制度既继承了秦朝随葬俑的体制,又在“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影响下有所发扬,既满足了墓主人对物质的占有欲,又符合了当时社会提倡薄葬的要求。汉代动物陶塑作品是汉代陶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各样陶塑动物艺术形象的定位和发展,在陶塑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文化统一多样的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50例进行观察和分析。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快,职业中等学校英语教学已转向“从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角度来衡量教学质量,,从而使得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高度协调发展”。因此应培养有正确价值观,良好心理素质,外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其中外语素质的要求也从过去的会读、写提高到听、说、读、写、 译全面开花的复合型要求。
多年从事老年保健研究的西班牙专家阿尔维托通过研究发现,拥抱对于老年人不仅仅是礼仪行为,还有利于健康。该研究将500多位老人分为每天拥抱4次以上组和4次以下组进行临床试
本文从新课程提倡的“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分析了历史教学中学生生活经验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探讨了生活化历史教学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从而使教育真正面向社会。现代职业教育要以能力和就业为导向,形成依托产业的培养机制,让受训者达到“四个学会”,为企业提供高素
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发起者是政府,实施者政府,作出评估结论者也是政府,它是政府一种实实在在自上而下的行政行为,且国家及其教育管理部门是唯一的评估主体。评估主体单一的现状
液压摇动式全套管灌注桩和钻孔咬合桩成套技术通过省级鉴定 日前,由昆明捷程桩工有限责任公司主持.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等单位参与完成的“液压摇动式全套管灌注桩和钻孔咬合
美育就是人们在进行社会活动时,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的教育。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应高度重视美育,都应把全
<正>人工智能2016年双11天猫全天交易额1207亿元,其中无线成交占比82%,可以说,阿里在移动互联上算得上小有成就。当然,更值得重视的是,阿里已经将人工智能应用在了商业销售领
“全民阅读”已连续五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在这几年,读者的阅读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数字阅读。2018年“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逾半数读者年阅读量已超10本,纸质书电子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