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类疾病的防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干扰素是一类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抗病毒、肿瘤和寄生虫方面都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对各种养鸡业常见的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等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因此,开发高活性的鸡干扰素制品用于鸡类疾病的防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选取Gen Bank数据库中的Ch IFN-α(Gen Bank:NM205427.1)和Ch IFN-γ(Gen Bank:NM205149.1)基因序列,按家蚕密码子偏好性对其进行优化。利用Optimum Gene TM方法,将Ch IFN-α基因和Ch IFN-γ基因的CAI值分别提高到0.88和0.89,调整Ch IFN-α基因和Ch IFN-γ的GC含量分别为49.13%和42.79%。同时,替换掉序列中的稀有密码子和能使m RNA产生发夹结构的密码子,并去除原始序列中的常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然后采取化学合成法合成用于表达的完整的Ch IFN-α和Ch IFN-γ序列。将合成的Ch IFN-α和Ch IFN-γ序列插入杆状病毒基因组形成重组病毒,利用杆状病毒多基因表达技术在家蚕体内共表达Ch IFN-α和Ch IFN-γ。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明Ch IFN-α和Ch IFN-γ成功在家蚕内表达。利用CEF/VSV-GFP系统检测表达产物的抗病毒活性,发现家蚕共表达的Ch IFN-α和Ch IFN-γ效价可达7.64×106U/m L。利用空斑筛选法筛选重组病毒,测得最高表达量的重组病毒共表达的Ch IFN-α和Ch IFN-γ的效价可达1.78×107U/m L,将表达量提高了约2.3倍。同时,检测了实验室利用杆状病毒单独表达的Ch IFN-α以及Ch IFN-γ的抗病毒活性。Ch IFN-α的抗病毒活性为3.66×106U/m L,Ch IFN-γ的抗病毒1.73×106U/m L。对家蚕表达的Ch IFN-α进行了初步纯化,结果表明经酸变性纯化后可初步去除掉蚕蛹中60k Da左右的杂蛋白,Ch IFN-α主要存在于变性后收获的上清中。本研究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了Ch IFN-α和Ch IFN-γ,并检测到其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为干扰素制品的制备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