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正常中、晚孕胎儿二、三尖瓣瓣环的位移并计算瓣环位移的差值(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 difference,APSED),通过与常规反映心脏舒张、收缩功能的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分析其随孕周的变化规律及对胎儿心功能定量研究的价值,并建立正常胎儿中孕组、晚孕组APSED的测量值参考范围。方法:选取109例胎儿超声检查未发现心脏及其他器官畸形、孕妇除外糖尿病、高血压等妊娠并发症以及与超声检查估算的孕周相符合的胎儿,根据不同孕周分为四组:20-24+6d周,25-29+6d周,30-34+6d周,35-40周。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胎儿二尖瓣环位移(mitral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MAPSE)及三尖瓣环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并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值(APSED)。利用脉冲多普勒(PW)测定二、三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流速(E、E’),舒张晚期最大流速(A、A’)。利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联合单平面Simpson法,分别计算出胎儿左、右心室的每搏量(LSV、RSV)及射血分数(LVEF、RVEF)。最后分析不同孕周组间的MAPSE值与TAPSE值的关系,APSED随孕周的变化规律,并将APSED与上述反映心脏舒张功能指标(E、A、E’、A’)、收缩功能指标(LSV、RSV、LVEF、RVEF)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正常中、晚孕胎儿的TAPSE值高于MAPSE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各孕周的差值APSED与孕周呈明显正相关,随孕周增长而增加,其与E、A、E’、A’舒张指标测值亦呈正相关(P<0.05)。2.正常中、晚孕胎儿的收缩指标测值LSV、RSV均随孕周增长而逐渐增加,与孕周呈显著正相关,而LVEF、RVEF较稳定,不随孕周增长而增加,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3.APSED与LSV、RSV具有正相关性,但与LVEF、RVEF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MAPSE、TAPSE可分别作为评价胎儿左、右心功能的指标,而二者的差值APSED在整个中、晚孕期持续存在,中孕组APSED参考值范围:0.26~2.17,晚孕组APSED参考值范围:1.28~2.99,考虑可能与胎儿左、右心室心肌的构成特点、心脏扭转及胎儿期右心优势有关。胎儿期的APSED随孕周增长而增加,这可能意味着心功能逐渐增强,APSED与E、A、E’、A’舒张常用参数亦呈正相关,体现了APSED用于评价胎儿心脏纵向舒张功能的可行性。2.LSV、RSV随孕周增长而增加,这同样显示了胎儿心室功能的加强,APSED与LSV、RSV具有正相关性,体现了APSED用于评价胎儿心脏纵向收缩功能的可行性,但APSED与LVEF、RVEF无明显相关性,原因可能与LVEF、RVEF反映的是短轴收缩功能,并且在胎儿期内稳定于一定范围内有关。3.综上所述,APSED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胎儿左、右心室纵向运动的差异,并且在评价胎儿心功能与传统心功能评价参数相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APSED可成为一项评估胎儿心功能的新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