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诺桑觉寺》对哥特小说的戏仿

来源 :上海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198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桑觉寺》(Northanger Abbey)是简·奥斯丁完成较早但迟至小说家去世后才出版的一部作品,与简氏其它五部令人耳熟能详的著作相比,研究相对较少。这部小说主要围绕女主人公-凯瑟琳随艾伦夫妇前往矿泉疗养地-巴斯,在舞会上偶然结识了亨利·蒂尔尼先生,后受亨利父亲的邀请,前往其住所诺桑觉寺做客一事展开,重点描述了凯瑟琳在诺桑觉寺经历的一系列“冒险”活动。其中,由于小说中诸多侧面与哥特小说的特征类似,因而引发了学术界对这部作品的争议,即《诺桑觉寺》是对哥特小说的模仿、借鉴抑或其本身就是一部哥特式小说。本文作者认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诺桑觉寺》既非一部简单的浪漫主义小说,亦非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小说,而是一部对当时流行的哥特小说的戏仿之作。它通过凯瑟琳在巴斯以及诺桑觉寺的旅居以及自我发现的经历,对哥特小说脱离现实的特点进行了温和的反讽。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作家及《诺桑觉寺》这部小说,指明论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写作目的及其论述框架,并从论文研究的角度入手,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了综述。第二章,基于对哥特小说理论的了解以及对典型哥特小说的阅读,重点介绍哥特小说的主要因素,包括其环境布局、典型人物类型、情节结构和常见主题。第三章,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分析《诺桑觉寺》戏仿哥特小说,尤其是安·拉德克里夫夫人之《尤多弗神秘》的具体方式及效果。第四章,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上,参照作家生平及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分析简·奥斯丁戏仿哥特小说的原因。结论部分,对前文的叙述内容做了总结和概括,并深化主题,指出《诺桑觉寺》的作者之所以戏仿哥特小说,旨在借此嘲讽和挖苦哥特小说脱离现实、误导读者(尤其是年轻的女性读者)的缺点,并对女性教育与阅读的关系展示了她的看法。
其他文献
通过研究粉煤灰的吸附特性,探讨了利用粉煤灰吸附处理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能够很好地吸附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磷,去除率最高达99.44%,但是粉煤灰的吸附作用
P450 2C9是人体中重要的药物代谢酶。P450 2C9在人肝微粒体中含量丰富,约占P450总量的20%。P450 2C9能代谢许多不同性质的药物,并在前致癌物、前毒物和致突变剂的活化中也起
医疗费用是否合理涉及原发性损伤、个人和医源性等三种因素。目前医疗费用的合理性鉴定中,却存在可资借鉴和参考的国家统一标准缺失、鉴定内容和业务范围模糊,以及鉴定人员相
一项公共政策能否有效执行,产生预期的政策效果,关键在于政策执行中是否考虑到公共政策问题的性质、公共政策本身的因素、公共政策以外的因素这三方面的因素,本文从影响公共
总结了1例以全身骨痛首发,肿瘤引起低磷骨软化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平卧位休息,控制疼痛;减缓活动,预防再次骨折和跌倒;合理用药,避免肺部感染加重;及时补磷
介绍纯毛绒线防毡缩整理的各种方法,重点阐述了用生物酶技术防止纯毛绒线毡缩的作用机理,并给出了实际生产中,纯毛绒线酶防缩工艺的参考配方.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和细胞角蛋白18(CK18)的表达及其影响。方法:T2DM患者40例,T2DM并NAFLD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