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编码的α-酮戊二酸、葡萄糖荧光探针的构建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它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α-KG)和葡萄糖是细胞内两个重要的代谢物,其中,α-KG是连接三羧酸循环、谷氨酰胺分解以及脂质合成的重要节点;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它们在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细胞内α-KG和葡萄糖的检测与成像对于研究细胞代谢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基于Glnk1蛋白和环状排列的荧光蛋白,开发了一系列遗传编码的α-KG荧光探针,其中,高亲和力的FGlnk1v2.2-1探针对α-KG响应的Kd值约为0.55mM,动态变化倍数约为2.9倍;低亲和力的FGlnk1v2.6-1探针对α-KG响应的Kd值约为2.7mM,动态变化倍数约为6.7倍。上述两个探针都可用于活细胞内α-KG的实时监测,并且可以定位到不同的亚细胞结构中。  此外,本课题基于GBP蛋白和环状排列的荧光蛋白,通过理性设计和改造,获得了一个大动态范围、高灵敏度的葡萄糖遗传编码荧光探针FGBP1mM,其对葡萄糖响应的Kd值约为1mM,动态变化倍数约为7.0倍。
其他文献
百老汇音乐剧《美女与野兽》中文版于6月14日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华特迪士尼大剧院正式上演。随着帷幕上的玫瑰花渐渐隐去,灯光亮起,华美的演出服装、盛大的舞台设计映入观众眼帘,欢乐又浪漫的情节演绎、迷人的歌舞旋律,让现场气氛热烈,观众掌声与笑声不断。  为创作此次的中文版《美女与野兽》,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联手迪士尼戏剧集团把真正的“原班人马”请到了上海——由1994年初版音乐剧的导演罗伯·罗斯(Rob
期刊
继男版《天鹅湖》、《睡美人》之后,英国编舞大师马修·伯恩又带着《灰姑娘》,再次回到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1997年男版《天鹅湖》大获成功之后,马修·伯恩紧接着创作了《灰姑娘》也获得了成功。这次演出是该剧的20周年纪念作品, 20年之后的此次复排版本更紧凑也更感人。  与普罗科菲耶夫的音樂同时代  “颠覆”“解构”“重新诠释”——一直以来是人们对马修·伯恩作品的艺术标签。“我将我的舞团命名为‘新
期刊
目的:发现心肌M3受体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靶点的作用新机制. 方法:应用去糖基化试剂确定大鼠心室肌M受体的不同结构形式;通过免疫组化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沉淀与免疫印
该论文的目的是在他汀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基础上设计强效的吡咯类HMGR抑制剂,期望找到更好的临床药物.该论文共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动脉硬化症起因于血浆中胆固醇浓
网络时代的戏剧存在,这个话题真的很大,因为我们今天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全世界就是一个大的互联网.近几十年世界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戏剧所处的环境及形态也大不一样
期刊
编者按:  《戴茜今晚嫁给谁》的剧本刊登于《上海戏剧》2018年第3期,2018年6月该剧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这个戏真的是在讨论戴茜今晚要嫁给谁吗,还是在这个问题之下还有更多的问题等待着你去发掘?就让戴茜的饰演者严晓频和编剧陈小玉来回答这问题,分享她们是如何与这部戏结缘又是如何解读角色和剧本的。  严晓频|戴茜饰演者  这部戏是2017年9月1日在北京建組排演的,演我妈妈的是非常棒的女演员马之秦
期刊
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的常设展览中,有一组抽象表现主义的名作《红》(Red on Maroon)。它来到伦敦,成为泰特收藏品的故事,和创作它的艺术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本人一样充满传奇性。1958年,罗斯科收到著名软饮公司西格拉姆(Seagram)的邀请,要他为他们新建成的西格拉姆大厦中的四季餐厅的正厅进行设计与作画。在三个月的时间里,罗斯科完成了三个系列总共将近四十幅全都是褐红色
期刊
怎么会有这样的音乐剧呢?开场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小型埃及乐队抵达以色列,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因为它并不重要。  奔波了一整天的我,在抒情的音乐中,在唯美的画面中,在阴雨的天气里,沉沉睡去……不甘心因为没睡好而错过这部“最佳”作品,时隔数月之后,我再次坐在了百老汇47街埃塞尔·巴里摩尔剧场里。这一次,70分钟一气呵成,连百老汇音乐剧标配用来让大家买酒的中场休息也省略了。  《乐队来访》讲述的是一个错误
期刊
《婚姻生活》是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于1973年完成的影片,这个法国明星版话剧《婚姻生活》6月上演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令人遗憾的是,这版过于追求戏剧化的呈现,而失却了伯格曼作品的厚重感,以及那种平铺直叙下自然流露出的对两性关系和人性的痛苦追问。笔者异常平静地见证了一对结婚十年的法国夫妇如何走向关系终点的完整过程,却并没有真正被带入这段关系。  失却了情感关系的微妙感  伯格曼原作里人类情感关系的微妙感
期刊
《抄写员巴特比》故事描述:“在19世纪末的美国华尔街上,一个律师事务所的老板雇用了名叫巴特比的年轻人为自己抄写文书。最初登场的巴特比少言少语、工作勤奋,律师老板对自己找到这样一位靠谱的雇员暗暗得意。然而很快他就感受到了巴特比与众不同的怪异:巴特比不与办公室中的其他同事主动交流,面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也只会做最简短的回答,他从不离开办公室,总是待在属于他自己的那个屏风后面小小的角落里。在那个没有打印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