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硝酸盐作为肥料和食品添加剂的重要成分,广泛存在于环境中。亚硝酸盐不仅可与蛋白类物质反应生成诱发癌症的亚硝胺类物质,还是产生光化学烟雾、酸雨和臭氧层损耗的大气污染源。因此,水中亚硝酸盐的存在会对人类产生极大的危害,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水中痕量亚硝酸盐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荧光分析法由于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极限低和检测条件简单,成为检测亚硝酸根离子(NO2-)的有效的方法,其中荧光传感器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取两种方法制备荧光探针NR-β-CD@AuNPs。第一种为三步法制备荧光探针NR-β-CD@AuNPs。(1)在微波条件下,用柠檬酸盐还原法制备粒径为10 nm的AuNPs。(2)在AuNPs表面修饰单-(6-巯基)-β-环糊精(SH-β-CD)合成环糊精功能化金纳米粒子β-CD@AuNPs。(3)将识别单元NR组装到β-CD@AuNPs内腔里,制备成荧光探针NR-β-CD@AuNPs。第二种为两步法制备荧光探针NR-β-CD@AuNPs。(1)在微波条件下,用SH-β-CD作为还原剂制备粒径为10 nm的β-CD@AuNPs。(2)将NR组装到β-CD@AuNPs内腔里,制备成荧光探针NR-β-CD@AuNPs。通过对比发现,第二种制备的荧光探针的方法不仅制备步骤相对简单。该方法制备的荧光探针在检测NO2-时,荧光强度与NO2-的浓度在0.05-0.85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25×10-3μg/mL。和第一种制备方法相比,第二种方法制备的荧光探针检出限更小,能实现的NO2-的痕量检测。同时,在NO2-的浓度在超过0.1μg/mL时,溶液的颜色就能发生明显的变化,由浅紫色变为浅蓝色,有望进一步发展为灵敏的视觉检测技术。该荧光探针不仅灵敏度高,在检测实际水样时的抗干扰性也强,检测水样时的加标回收率为99.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