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联结: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8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农村不在只是局限在乡村土地上一个个孤立的单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深入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不仅村庄内部的社会关系网络受到了巨大冲击,村庄与基层行政主体和外部市场主体之间的沟通和交往形态也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乡村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需求不断冲击着旧式的主体关系网络,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诸如管理分化、拆迁矛盾、村企冲突等问题,而如何把握新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变迁进程,保障新农村社区的整体稳定和管理优化,更是村庄管理面临的紧迫问题。所以,传统乡村社会关系网络的变化正呼吁新社会管理方式的调整。网络联结的治理理念便是在农村社会管理网格化管理创新实践的基础上,以农村网格化管理为具体实施手段,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社会关系网络进行调整拓展以及实现价值升级的新型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理念。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农村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横向和纵向层面上主要面临着三大管理需求:从横向层面上来看,一方面村庄内部的熟人社会关系网络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变的日渐松弛,如何应对社会分化、重聚村民力量、缓和村民内部矛盾、实现村庄动员、发展村庄经济的问题是整合村庄内部关系网络的需要;另一方面,新农村在融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与临近企业的关系,合理应对来自资本、市场因素的挑战,是建立村庄与企业利益网融合的要求;而从纵向层面上来看,虽然改革开放后村民自治制度在向纵深发展,但是传统基层行政权力随意介入乡村事务的趋势仍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且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新农村社区的管理规划更加离不开基层权力主体的介入。那么如何协调与基层权力主体的关系,保障基层权力运行符合新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是对接好乡村自治与基层政权之间的行政管理网络需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调整和重建村庄内部关系网、村庄与基层权力主体之间的行政网以及村企利益关系网,并对基层乡村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价值升级和管理创新,是网络联结治理理念的主要特点和任务。本文以浙江省姚庄镇展幸村这一处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新农村为例,以该村网格化管理创新的实践为例子,来分析网络联结是如何通过网格化管理的手段,实现对新农村社会三大关系网络的重建和拓展,完成基层社会良好治理状态的目标。
其他文献
西藏农牧民宗教生活的变化表现在与寺庙经济关系淡化、对寺庙依赖关系削弱的同时,家庭宗教设施改善、家庭宗教活动增多、民间节日向宗教节日的渗透、民间新的宗教活跃分子的
近年来,中国的医疗卫生行业正面临着医疗职业安全危机,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患冲突的问题越来越严峻,从常见的一般性医患冲突演化为极端性恶性医患冲突,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受
<正>现在一说教学改革,特别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总有那么一部分人要否定一切,认为自己的或传统的都不好;这似乎很合乎近现代中国绝大部分人喜欢走极端的劣根性——要么固步自封
情绪和记忆一直以来都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对于记忆与情绪的关系问题,心境一致性记忆效应是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临床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融合和发展,抑郁个体心境一致
“议程设置”是指大众媒介能够影响甚至设置公众对特定议题的关注与认知。1972年麦考姆斯(McCombs)发表了第一项系统研究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的成果,之后维斯特里(Westley,1976)即提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大陆网络用户群体基数已经逾6亿大关,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
<正>第一章傍晚时分,一束贼亮阳光突然从长蛇岭山顶的树梢上破云而出,斜斜地投射在暮春的北城大码头上,在河口处闪烁成一片耀眼的金光。龙尚文的眼睛被刺痛了,溢出两粒泪花。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宪政建设的道路上经历了四次宪法修改,并集中体现在财产权制度方面发生一次次的变革。以财产权在宪法中的演进为视角,对我国宪政实践的进行总结和规律总结
<正>2007年11月在南京参加全国初中语文"新课程·新精彩·新走向"名师精品课观摩研讨活动时,就聆听过安徽省马鞍山二中的著名特级教师盛庆丰老师的课,那次,他执教的是杨绛先
徐州南郊中茵城项目采用DM现浇混凝土外墙外模板与保温一体化系统,DM保温模板能够实现建筑现浇混凝土外墙与保温的一体化施工,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能够达到环保和节约的目的